临近中午,合肥市长丰县凤麟路与龙湖路交叉口的盒饭摊前,早已排起了长长队伍。近日,“盒饭姐”王荣亚称,有人在其摊位前浪费餐食,还与其父亲发生争执,对此她非常生气,一度想要放弃摆摊,但次日清晨,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喜爱自己、需要自己,她又强打精神备菜出摊。出摊后她站在摊位前高声呼吁,“吃多少打多少,千万不要浪费!有人说花了10块钱就可以打了菜倒掉,这样的人你一辈子都不要来!”(4月1日大皖新闻)

事情的起因是,3月30日,有一家八口带着两名幼童来吃饭,“盒饭姐”体谅孩子食量小,仅收了两人10元餐费,但这家人临走时,还剩了两碗满满的菜没有吃,“盒饭姐”父亲上前劝说他们不要浪费,他们却反驳说:“这么多人浪费,为什么只说我们一家,我们付钱了想扔就扔。” 

“盒饭姐”生气并非因为顾客食量大,所赚利润会随之减少,而是因为顾客不按需取用、浪费食物,更未意识到自己行为存在问题。十元饭盒摊位,本是为工人送去温暖和实惠,如此善意却未被善待,仅是想象一下,也能感受到“盒饭姐”的失望与心寒。 

的确,消费者支付餐品费用,可以自主决定取餐量,但“花了钱想扔就扔”的态度,不仅缺乏基本素养,也触犯相关法律。《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铺张浪费食物资源,消费者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合理消费,避免浪费。也就是说,消费者并非付费就能随意浪费粮食。

更深层面上,“盒饭姐”呼吁“浪费食物的人一辈子都不要来!”背后,是在遵循“节约粮食”理念,值得点赞。或许,现如今物质生活已经得到较大改善,公众也早已适应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但在世界上很多角落,仍有大量人口处于饥饿边缘。更何况,每一粒米、每一片菜都饱含着劳动者汗水,怎能如此践踏?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浪费食物都是不该的、可耻的。

近年来,从3元拉面15年不涨价的山东“拉面哥”,到17年坚持卖2元糖水的“糖水爷爷”,这些诚信经营的生意人都因在网络走红而受到过分关注,原本平静的生活被蹭热度、博流量之人打乱。可是,不能总是让乱象一次次发生、让无辜者承担一切。否则,在以后的生活中,类似的善行善意或许再难寻觅。 

人心分美丑,人性辨善恶。“盒饭姐”以一颗照亮他人、温暖如初的真心,展现了人性之美。而那些浪费食物、不支付餐费的人,则让我们看到人性中自私、贪婪与冷漠的一面。当然,“盒饭姐”不必太难过,也不必对人性产生什么质疑,因为更多的人还是在真心支持她、喜爱她。

十元摊位虽小,却也饱含“盒饭姐”善意,消费者应该尊重其劳动付出,诚信交易。如此才能让这个小小摊位,继续成为喧嚣城市中的一抹暖意。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