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海尔集团旗下的卡泰驰控股与中国平安旗下的云辰资本达成了一项重大协议,卡泰驰将以约18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云辰资本持有的汽车之家普通股股份。交易完成后,卡泰驰将持有汽车之家约41.91%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同日,汽车之家宣布了高层变动,吴涛卸任CEO一职,由原高级副总裁杨嵩接任。
此前,关于海尔将收购汽车之家的传闻在2025年春节前后已有所流传,但相关方一直未予证实,直到今日才正式公布。
海尔此次并非首次涉足汽车产业,此前已推出二手车和改装业务,并计划切入汽车生态。而汽车之家作为老牌汽车门户,其主营业务仍集中在媒体业务、线索服务和在线营销等传统领域,面临流量见顶和收入持续下滑的挑战。
从长远来看,海尔的汽车业务可能与汽车之家的原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但短期内,随着海尔成为控股股东,汽车之家可能面临管理团队的调整和内部的多项变革。
汽车之家“花落”海尔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股份并成为控股股东后,原控股股东平安集团仍保留部分股份。在此之前,海尔已经通过卡泰驰进军汽车产业。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国内知名的家电巨头。除了家电业务,海尔近年来还大力布局大健康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2021年,海尔在青岛成立卡泰驰(Cartech),正式进军汽车产业。
卡泰驰的主要业务包括二手车和汽车定制改装等,并在青岛、苏州等地建设了充电桩和高端改装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卡泰驰的渠道网络已覆盖国内多个城市,如北京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地已设有门店。
海尔暂时没有进军整车制造领域的计划。2024年10月底,海尔明确表示不会进入整车制造业,而是计划从生态角度切入汽车市场。
汽车之家由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2005年创办,已从最初的汽车资讯门户发展为汽车交易平台,主营业务包括媒体业务、线索服务和在线营销等。
2016年6月,平安集团通过子公司云辰资本出资16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47.4%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2017年2月,云辰资本再次收购汽车之家6.5%的股权。
对于海尔而言,近期其在资本并购方面动作频繁。今年2月,海尔宣布将控股A股工业机器人公司新时达;去年6月,入主A股医疗科技公司上海莱士。
此前有消息称,海尔仍在物色汽车之家新的CEO人选,希望找到一位有汽车行业背景的人士。如果本月底仍未能找到合适人选,海尔可能会让高级副总裁杨嵩暂时主持大局。这一消息在今日得到了证实。
值得一提的是,杨嵩此前不仅是汽车之家新业务——汽车之家空间站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汽车之家二手车平台“天天拍车”的董事长。
平安为何放手?
在2016年平安集团入主汽车之家后的5年时间里,汽车之家的年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2020年,汽车之家获得了上市后的最好成绩单,当年净收入86.6亿元,净利润34.1亿元。
但此后,汽车之家的净收入和净利润连续3年下滑。2024年,汽车之家净收入下滑至70.4亿元,净利润下滑至16.8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汽车市场激烈的成本竞争以及自媒体、短视频的兴起,正从多个方向挤压传统汽车门户的生存空间。杨嵩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互联网流量见顶的当下,汽车之家需要更多尝试和努力,因此从2022年开始进军线下零售,建设汽车之家空间站。
“汽车之家面临着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的流量触顶问题。未来线上的竞争会非常激烈。”杨嵩说:“我们建立空间站,希望线上线下能够形成一个闭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全链条闭环服务,这是转型升级的考虑。”
杨嵩彼时也称,汽车之家及平安集团在短期内并不要求线下零售业务盈利,但要让加盟商获得合理甚至相对丰厚的投资回报,以此形成长久的良性循环。至于具体财务数据,其称从2024年一季度开始,汽车之家空间站的营收、成本将作为单独业务板块,呈现在汽车之家财报里面。
不过在汽车之家2024年的财务报告中,这一部分并未单独列出,且空间站业务也未能带动汽车之家整体利润的提升。或许对于汽车之家现大股东平安集团而言,汽车之家难以再为其带来足够回报。
在分析人士看来,汽车之家面临的市场挑战和转型难题,可能对其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造成影响,促使公司寻求外部合作或战略投资者入股。对于平安方面而言,出售其股权则可能是为了聚焦核心业务;或是补充现金流,为企业其他战略布局提供资金支持。
海尔要想切入汽车生态,入主国内头部汽车门户不失为一个选择。
在业内人士看来,汽车之家的销售线索、线下空间站与海尔卡泰驰的二手车业务有一定契合度,前者能为后者引流或进行推广。不仅如此,汽车之家自有的二手车平台“天天拍车”主推线上二手车业务,与主打线下的卡泰驰或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协同。
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梁振鹏表示,海尔可能在寻找更多用户流量入口和渠道,扩大自身互联网业务范围。“汽车之家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基础,有望为海尔带来可观的收益增长。”
对于此次控股汽车之家,汽车之家旗下二手车平台天天拍车内部人士表示,海尔方面此前已在布局汽车产业,当前在一步步落实,海尔也知道汽车之家在二手车领域的布局。
家电巨头纷纷“侵入”汽车产业链
尽管方向不尽相同,但其他家电巨头如美的、格力等也都对汽车市场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如在2022年1月12日,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向全体员工发表了《坚定生长海阔天高》的主题演讲,在此次演讲中,方洪波明确表示“新能源车的产业布局是美的未来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
此后美的集团旗下机电事业群正式更名为“美的工业技术”,并从传统的家电核心部件向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半导体、智慧交通及汽车部件领域拓展,如车载冰箱等。
某家电行业不具名分析人士分析称,在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加剧的当下,汽车产品的电气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车载空调、电视、冰箱等电气化产品需求不断上涨,为家电巨头提供了新的市场。家电巨头也已成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对于海尔而言,其也曾表示虽暂时不进军整车制造业务,但“不排除涉足汽车智能解决方案及汽车零部件相关业务”。此番收购,或许只是海尔进军汽车产业的前奏。
控股股东的变化对汽车之家可能的影响也受到市场关注,直接的影响已发生在管理层。
在2016年汽车之家易主时,汽车之家核心管理岗位多被来自平安系的高管占据。到了2023年12月,平安产险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吴涛担任汽车之家董事、首席执行官,前首席执行官、平安产险董事长龙泉仍担任董事会主席,平安方面对汽车之家的控制达到顶峰。
但此番海尔介入后,汽车之家CEO这一核心岗位已经生变,由吴涛变为杨嵩。董事长一职尚未变动。
此外,也有消息称海尔入主前后,汽车之家可能会进行裁员。对此汽车之家方面回应称“没有收到相关消息”。不过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汽车之家共有5511名员工,2024年年末这一数字已降至4415名。
传出将被海尔收购后,汽车之家股价在今年来有显著上涨,当前市值36亿美元。不过拉长时间来看,汽车之家股价在2016年后一度上涨至近100美元/股,当前仅有30美元/股,较巅峰期跌约70%。
或许归入海尔后,汽车之家会迎来新的转机。
(来源:中国家电网)
统筹:吴绍超
编辑:李洪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