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河南省剧协获悉,2月17日,中国剧协稀有剧种(罗卷戏)保护传承项目调研组到河南邓州罗卷戏剧团进行了实地调研。
中国剧协高度重视稀有剧种保护传承工作,自2024年起开展“稀有剧种保护传承项目”相关工作,旨在通过重点帮扶与指导引领、短期目标与长期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稀有剧种保护传承发展之路。经综合考量,确定将福建的三角戏以及河南的罗卷戏列为该项目首批剧种。
活动中,调研组考察了邓州孔庄罗卷戏传习所、罗卷戏排练及办公设施,了解了罗卷戏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市场演出等情况,观看了罗卷戏《南阳关》《忧乐范公》等折子戏演出及罗卷戏主奏乐器唢呐演奏,听取了邓州市有关罗卷戏保护传承的情况汇报。
调研组在充分了解罗卷戏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又召开了中国戏剧家协会稀有剧种(罗卷戏)保护传承项目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罗卷戏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艺术特色、人才培养、传播推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与会专家还对罗卷戏演出剧目的进一步加工提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省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剧协将全力配合中国剧协稀有剧种(罗卷戏)保护传承项目,组织包括知名编剧、导演、作曲、评论在内的帮扶队伍,全面帮助罗卷戏剧团进行剧目创作;组织工作专班,全力推进罗卷戏传承保护项目的开展;积极协调南阳市、县大专院校,为罗卷戏培养青年人才;利用新媒体宣传矩阵,大力宣传推介罗卷戏剧种;在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中特为罗卷戏增加两个名额,并邀请罗卷戏剧团参加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暨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职业剧团展演。
罗卷戏是中国剧协稀有剧种保护传承项目的首批帮扶剧种,也是继福建南平三角戏之后帮扶的第二个稀有剧种。罗卷戏是中国戏曲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邓州孔庄罗卷戏剧团几十年来坚持在基层演出,是民族戏曲的“守根者”“守护者”“守望者”。中国剧协将协调各级部门加强对罗卷戏的帮扶,为罗卷戏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让罗卷戏的艺术魅力在新时代里更加光彩夺目。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