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一缕书香。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郑州图书馆推出近百场阅读推广活动,推动“书香郑州”建设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4月23日上午,郑州图书馆系列阅读活动之《俺庄》赏析与人文传习阅读活动举办。活动由河南文艺出版社、郑州市图书馆主办,嵩山书院、嵩林书院承办,文化学者、作家齐岸青主持。嘉宾、读者、作者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为春日里的书香郑州增添了一抹浓郁的人文色彩。

据悉,《俺庄》是张广智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回忆家乡的精短美文111篇,内容所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后期豫东生活的场景。从村边的小河、土地庙、打麦场,到求学的经历、患难与共的家人、儿时的游戏,再到豫东大地的高粱、谷子、红薯、花生,作者闲叙乡愁,用充满感情的文字记录了一个逝去年代的民间历史。


家乡,是记忆的源头,也是一代代中国人情感和文化的承载地;乡愁,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恰逢世界读书日,嘉宾们借《俺庄》这部充满乡愁的作品引发人们对乡土文学和阅读价值的深入思考。

赏析会上,油画家孟新宇分享了自己为《俺庄》画插图的感想,他对《俺庄》中农村生活的描写非常有感触,小时候也生活在农村,因此对于农村的记忆非常完整。“为这本书绘制插图时,我刻意摒弃了花哨的技巧,用最朴实的笔法来呼应书中质朴纯粹的语言风格。”孟新宇说。

著名学者、出版家耿相新认为,该书是一本方志书,也是一本非虚构的纪实性书籍。“这本书记载了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村庄的风物史,方言、民俗、人物、植物、动物……书中记载了大量风土知识,因此它是一本兼具历史性和人文性的散文集。”耿相新介绍道。同时,他认为《俺庄》的第一人称视角、口语化表达等特点,也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具有独特美感。

画家赵曼则认为无论何时,乡情乡愁,复归于朴,如一股暖流,汩汩地在心间流淌,是乡土中国得以传承五千年文明的最微末的根脉所在。人不再少年,但情意犹在,物阜更丰盛,却抵不过贫瘠中收获的大满足。这不仅属于“俺庄”的烟火,也属于我们民族苦难历史中的华光,是这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在该书序言中,张广智写道:“我在家乡生活了二十年,那时候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豫东农村还基本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这本小书记录下来的记忆碎片,也算是对那个年代的最后一瞥。回首望去,尽管有坎坷,有泥泞,但那毕竟是我走过的一段路程;有艰苦,有欢乐,皆是我的青春年月。”

“乡思可能是一个人终生的记忆。无论小时候的生活如何,人们对童年的回忆总是蒙着一层金色的滤镜。每次想到家乡,怀念家乡,也带有一种深深的惆怅。”张广智感慨道。在《俺庄》之前,他已经写了两部关于家乡的著作,即《豫东豫东》和《故乡炊烟》,但“去年春节回家过年回来后,关于家乡,有不少事情还想说,似不吐不快”,于是又创作了《俺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在阅读中回味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通过文字与不同时空的生命对话,在书香中找寻精神的根脉。这也正是世界读书日想要传递的阅读真谛。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