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开拓创新谋跨越 群策群力促发展
奋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访市人大代表张东辉
“政府工作报告成绩振奋信心,部署工作思路清晰,坚定了我们谋发展、抓创新、推改革、促稳定的信心决心。”市人大代表、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东辉表示。
下一步,郑州高新区将贯彻“四高四争先”部署,统筹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强化产业集群培育,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切入新赛道,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持续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育一流创新人才,大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加快科学城片区建设,引进一批高校研究机构等平台和制造业企业、新兴企业落户,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科创资源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奋斗目标,持续晋位升级,奋力为中心城市贡献高新力量。
加快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访市人大代表刘余
“质量基础设施是高质量发展的‘守门人’。”市人大代表、河南广电计量检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余说,目前,郑州市部分产业领域质量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很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亟待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刘余认为,相关部门应强化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市级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形成“统一窗口受理、多部门协同服务”的运作机制。同时推动“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模式,利用大数据和共享平台优势,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技术资源共享。
刘余建议,政府要完善政策与标准体系,制定郑州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发展的专项规划和质量提升若干政策。同时,企业、机构应不断强化数字化技术应用,加快推进自动化检测设备升级进程,加强推广“互联网+”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多措并举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访市人大代表郭志钰
“近年来,学生群体中流行玩‘烟卡’、抽盲盒等现象,已引发不少不良后果,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整治。”市人大代表,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副总经理郭志钰说。
郭志钰表示,有些稀缺卡片在学生之间已形成交易链条,不仅扰乱了孩子们正常的价值观,还可能诱导他们养成抽烟、攀比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建议多管齐下进行管控,学校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引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间活动和社团活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文化学习,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加大文化执法及市场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此类商品流入市场,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加大立体停车场(库)建设力度
——访市人大代表朱雯
“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前大型小区、繁华路段、大型建筑和商业区停车资源缺乏,给城市交通及管理带来挑战。特别是有的老旧小区未配置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数量有限,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树立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快地下或地面立体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工作。”市人大代表、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运营主管朱雯说道。
截至去年年底,郑州汽车保有量已超过500万辆,“停车难”成为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朱雯建议,在加大立体停车场(库)规划与建设力度的同时,应通过申报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专项债,利用绿地、广场地下空间及闲置土地资源建设立体停车场(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立体停车设施,增加停车供给能力,并通过专项资金补贴、减免土地价款、简化用地及审批手续等优惠条件,以及市政府对运营管理者补贴建设资金,减少停车费,确保立体停车场良性运转,从而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访市政协委员付赟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有感触。过去一年,郑州取得这样亮眼的成绩殊为不易。”市政协委员、郑州黄河滩地公园(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付赟说。
“政府工作报告对去年工作的总结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对今年工作的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既顺应改革方向,又体现人民期盼,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决心。”付赟表示,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工作者,自己将继续以黄河国家战略为引领,坚守生态底线不动摇,巩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成果,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助力滩区“生态+”“文旅+”产业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为青年人才全方位的发展助力
——访市政协委员管家民
“当下,城市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市政协委员、郑州城发安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家民认为,郑州的青年人才公寓已取得一定成果,像城发“美寓”为不少博士人才解决居住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还有近30万青年人才的居住需求亟待解决。
管家民说,青年人才不仅需要住所,更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展示平台。“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服务还不够系统。同时,郑州的青年人才公寓品牌在省外的影响力较弱,很多外地青年都不太了解。”
为此,管家民建议把青年人才公寓打造成温馨家园,引入开放式社区理念,设置健身房、阅读区等功能区,让青年人才住得舒心。在就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支持上,他建议开办人才夜校,搭建企业与人才的沟通桥梁,组织实习和技能培训;拓宽创业基金渠道,打造创新创业基地,举办路演和大赛,为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发展助力。
为城市品牌注入“年轻与时尚”
——访市政协委员姚培
城市品牌浓缩了一个城市的精华特色,描绘了城市形象,是快速了解城市资源禀赋、特点特色的重要方式。市政协委员、河南建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培认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定位准确、深入人心,建议进一步发挥郑州的文旅潜力,为郑州城市品牌注入“年轻感与时尚度”。
在姚培看来,一个城市的性格应该立体且多面,面向不同受众呈现出不同形象,既重视品牌厚度,也应体现品牌温度;既追求历史感、文化感,也要有年轻感和时尚度,这样才更契合“国际郑”的形象。“一个以人为本、多元温暖的城市品牌,不仅能助力郑州‘人文之城’的打造,还能使城市营销从‘资源展示’走向‘情感链接’。当下,郑州应打造更具传播力的城市品牌,吸引更多年轻游客的到来。”姚培说。
构建公平透明的数字消费环境
——访市政协委员徐瑞聪
“当下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大数据杀熟’问题。很多消费者在享受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被平台利用个人信息进行价格歧视的风险。因此,如何防止‘大数据杀熟’,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构建公平透明的数字消费环境,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市政协委员、北京浩天(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徐瑞聪从亲身经历出发,分析了“大数据杀熟”的弊端和治理方法。
“因为平台与用户的认知不同,双方信息不对称,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大数据技术更新快、监管难等问题愈发严重。”徐瑞聪认为,应不断加强监管治理,提高大数据应用监管治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算法管控制度,推进算法透明机制;通过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建立便捷高效的投诉举报机制;推动互联网平台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则,规范平台的数据使用和定价行为。例如,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对平台的数据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记者 李宇航 刘伟平 史治国 杨柳 赵冬 李居正/文 白韬 刘伟平 周甬 徐宗福/图
来源:郑州日报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