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社成立暨

《郑州日报》创刊76周年纪念特刊

城澜

热爱所热爱的,奔赴所奔赴的 

——写在郑州日报社成立暨《郑州日报》创刊76周年之际

从1949年7月1日,到2025年7月1日。

76载时光悠悠,一张报纸,承载一座城市的记忆;76年岁月漫漫,一纸风云,蕴含千钧之力;76岁风华正茂,步履依旧坚定铿锵,笔尖始终炽热滚烫。

2025年7月1日,这一天,是中国共产党104周年诞辰,与共和国同龄、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报头的《郑州日报》,也走过了76个春夏秋冬,迎来了76岁生日。

76年前的1949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这一年,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也正是这一年,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炮火声中,带着沁人心脾墨香的《郑州日报》创刊,迎来了属于这份报纸的新生,开启了与郑州这座城市血脉相连、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壮阔历程。

追悟初心,墨迹初染素笺,云程竞起风华。

1949年7月1日,彼时的郑州解放不到一年,随着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南迁,为讴歌党的领导和革命的胜利,加强党与人民群众联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赶在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之际,“四开四版”的《郑州日报》氤氲着墨香,沐浴着城市荣光,承载着替郑州民众指引方向的重任,在夺取全国胜利的炮声中呱呱坠地。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郑州日报》在7月1日党的28周年纪念日与读者见面了。《郑州日报》是中国共产党郑州市委的机关报,它是人民的代言人,党的耳目喉舌……”76年前,这份属于郑州的“日记”迎来了初啼,第一次以城市之名向海内外庄严发声。如今,再次重温报纸《发刊词》,字里行间洋溢的亲切与温暖,依然让我们心潮澎湃。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自创刊以来,《郑州日报》便与城市同呼吸、共成长,与每一位郑州人同奋进、共砥砺,参与了郑州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浪潮、气势如虹的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时代新篇,始终是郑州发展的见证者、忠实的记录者、前进的推动者。

此时回首,满纸风华,满目荣光。

76年,《郑州日报》观照时代变迁、见证城市发展、呼应民众心声、传播郑州声音。看得见的是咫尺版面,承嬗离合,城市每一次拔节生长,泼墨出光阴的故事,镌刻进历史的年轮,收录在报纸的字里行间。看不见的是一位又一位新闻工作者跑在一线、奔向基层、记录生活,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奉献给读者;一代又一代郑报人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笔耕不辍,用脚力丈量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用眼力捕捉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用脑力思考时代的每一个命题,用笔力书写中原大地的奋进篇章。

76 年来,我们见证了郑州从“火车拉来的城市” 到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沧桑巨变,那是城市发展的华丽转身;我们目睹了从郑县小城到常住人口突破1300 万、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822.30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蓬勃发展,那是城市崛起的壮丽诗篇;我们见证了从全国最早的股份制商业企业郑州亚细亚商场横空出世,到蜜雪冰城、宇通客车、三全等行业翘楚抢滩竞逐,那是城市经济的活力绽放。

郑州的每一个“高光时刻”,时代的每一次潮涌与突破,《郑州日报》从未缺席。一篇篇报道、一帧帧画面、一个个镜头,珍藏着这座城市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那些波澜壮阔的瞬间被永久地留存,历经岁月依然震撼如初。

76 年来,我们数度捧得 “中国新闻奖” 奖杯,四获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那是对我们新闻工作的高度认可;连续三年,我们用深情的笔触讲述三位“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让郑州大爱之城、温暖之城、正能量之城实至名归,那是我们对城市精神的弘扬传承……

时代的画卷徐徐铺陈,每一天清晨,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底稿和报纸或许会泛黄,但理想与热忱不惧岁月;只要心中的热情还在燃烧,脚下的路便无远弗届。心怀赤诚、勇毅笃行、永不懈怠,深耕、见证、书写这座城市的故事,这是《郑州日报》的使命,也是郑报人的担当。

76年初心不变,76年信念如磐。智媒时代,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带来了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从“纸上”到“指尖”,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技术突围”为落脚点,积极对接“数与网”,拥抱“云与端”,破界重塑《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正观新闻、郑报传媒科创五大核心资源生态,以攻坚者的锐气推动媒体转型突破瓶颈,以创新者的胆识推动媒体融合提质增效,不断提升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十二个字要求:“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76年,改变的是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迭代,不变的是党报的坚守、党报人的初心。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乡村振兴的田野;从科技创新的前沿,到生态环保的一线;从民生改善的点滴,到社会治理的创新——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一代代郑报人担责在肩、挺膺在前,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将全市人民的拼搏足迹和精神风貌,刻录进城市发展、时代前行的年轮。

今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殷殷嘱托,厚望如山。未来的岁月,这张报纸仍将是城市窗前的第一缕晨光,是街头巷尾的热议回响,是千万郑州人掌心的温度和力量。初心如炬,照见过往亦指引前路,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张与城市同频的报纸,终将在岁月淬炼中,把“党报姓党”的誓言,写成永不褪色的年轮诗篇。

76年前墨香染就城市底色,76年后笔力再书山河新篇。当晨曦再次掠过那苍劲有力的报头,那些凝固在墨迹里的奋斗史诗、流淌在指尖的时代脉搏,终将化为我们永不停歇的动力。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忠实记录、生动呈现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郑州,聚焦“两高四着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深入推进高效能治理的每一个温暖瞬间、每一步茁壮成长、每一次历史跨越,不断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属于我们的党报力量。

76岁,正青春;76岁,正芳华。青春的脚步不会停留,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热爱所热爱的、坚持所坚持的,奔赴所奔赴的、珍藏所珍藏的,用跨越山海的勇气和这座城市一起向前奔跑。总有一场东风,会送还我们遍地鲜花,让我们和热爱的城市一起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源:郑州日报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