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zhengguannews.cn/picture/newcate/202206/01151554489.png?x-oss-process=style/cateicon)
近日,网传湖南一警车连撞3车后驾驶员逃逸。2月8日,平江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月6日12时许,该局交警大队两名办案人员驾驶车牌号湘F068T警车,带一名交通违法犯罪嫌疑人前往县医院体检,将警车停在医院前坪未锁车门。在医院问诊的艾某林(男,33岁,平江县人)见车门未锁,便将该警车开走。行驶过程中,先后与3辆私家车发生刮擦事故后,艾某林弃车逃离现场,事故致2人轻微伤。
↑事发现场画面截图。图据南方都市报
警车连撞3车,驾驶员还弃车逃逸?这样的事不仅造成交通事故,更会败坏公安形象,社会影响负面。据极目新闻2月8日报道,平江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经初步了解,系两名警务人员带着精神病人到医院做鉴定,到医院后相关人员下车未熄火,钥匙也还插在车上。期间,另一名精神病人看到车上插着钥匙,便上车把车开走了。
得知驾车者可能是精神病人时,公众质疑声此起彼伏。但警情通报中,并未明确将警车开走的艾某林是否为精神病人。
信息时代,公众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不容小觑,更不容糊弄。艾某林是否为精神病人、为何会有精神病人开走警车一说、是否为了减轻相关民警责任,对于网友的相关质疑,需要给出明确的回应。只有公开、透明的调查结果,才能平息公众疑虑,重建公众的信任。无论是对事件的经过、原因,还是对责任的认定和处理,都应以翔实的证据和清晰的逻辑向公众呈现。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停在医院前坪的警车未上锁,被人开走导致事故发生。一辆执行公务的警车,本应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象征,却意外成为交通事故主角,这极大冲击了公众的认知。警车作为执法的工具之一,其管理理应严格规范。但在此事中,两名办案人员将警车停放在医院前坪却未锁车门,这种疏忽大意导致了后续事件发生。看似偶然事件,实则暴露了警车管理流程中的一些不规范之处。这样的漏洞如果不能及时填补,下次也许就不只是交通事故了。
警车管理不仅关乎执法部门形象,更关乎公共安全。查阅过往事件可知,警车违规使用等情形也曾发生,反映出部分执法人员责任意识缺失。而一辆未上锁的警车,就可能成为危及群众安全的隐患。这警示我们,执法部门必须建立、执行严格的警车管理制度,将每一个细节都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
规避小概率事件蕴含的风险,需要用专业规范流程建立“隔火墙”。在公共管理中,不能因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低,就忽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每一个小概率事件,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黑天鹅”,建立一套科学、专业的风险防范机制至关重要。
目前,督察部门已对警车管理使用不当的责任人员启动问责程序,这一做法值得肯定。更重要的是,执法部门应当以此为契机,全面排查警车管理中的风险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执法人员责任意识教育。
无论是警车管理的规范,还是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亦或是对公众质疑的回应,都考验着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担当。希望通过这一事件,能促使当地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只有将规范化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筑牢公共安全防线,让本不该发生的风险事件不再发生。
(原题为《警车连撞3车驾驶人逃逸,公共管理不能忽视“黑天鹅”事件》作者 舒圣祥 来源 红星评论微信公号)
统筹:陈若松
编辑:周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