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看发展】系列报道
看山看水看村 风景这边独好
开栏的话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四高”要求,记录郑州各行各业各领域在生产一线、科研车间、田间地头等热火朝天的工作劲头、勇争上游的精神风貌、敢于创新的务实作风,郑州日报今起开设【“街头巷尾”看发展】系列报道,以“时时在现场”的状态,触摸发展脉动,铭刻奋斗印迹,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郑州篇章的万千气象。
腊月二十,午后,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村口广场温暖如春,上百人的演出队伍正在排练。戏曲、歌舞、小品、器乐演奏……排练内容丰富多样,都是春节期间村里千稼集庙会要上演的节目。
“庙会是正月初一到十六,一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乔丽芳是庙会运营负责人,她说,千稼集庙会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是郑州南部最具人气的春节盛会,是郑州市民过大年的乡村游首选,今年的庙会集历史文化、情景演绎、非遗传承、互动体验于一体,演出人员超过200人,群演就是咱村村民。
泰山村新春演出排练现场 记者 张立 摄
排练现场,演职人员一色古装。今年的演出围绕“轩辕黄帝会盟泰山”主题,演绎出梦幻仙侠封神游戏,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度过春节假日时光。“夜晚景区灯光烟花秀,是今年的最大亮点。”乔丽芳说,在数千盏五彩灯笼的映照下,宛如童话之境,那璀璨的一幕,将成为人们的美好记忆。
泰山村自古人杰地灵,轩辕黄帝在此大会诸侯、一统华夏。曾经的泰山村,由于交通不便,地势不平,曾是新郑有名的落后村。当时流传着一句调侃似的顺口溜:“冬春光秃秃,夏秋长荆棘。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姑娘嫁山外,后生光棍多。”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泰山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通车的大学南路从村口经过,拉近了村庄与省会城区及机场的距离。加之泰山村环抱太山,史书称之为“西太山”,以黄帝臣“太山稽”命名,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山水景观,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显著。
在上级党组织关心支持下,乔宗旺2007年回村任书记,当时村子的产业发展尚未起步,他在党员会上发声,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
随后,泰山村开始了加速跑——借助政策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五个一的方案发展建设,初步形成“村在林中建、水在村中流、人在绿中行”的宜居环境,村庄层林涌翠、花草萋萋、溪水潺潺、鸟鸣啾啾,是村民的美丽家园,更是都市人的桃花源,成为省会周边生态振兴典型村庄。
生态养身,文化润心。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泰山村以新郑黄帝文化为中心,挖掘整理了泰山村的黄帝会盟文化、马武文化、乡愁文化,并衍生出相关文化旅游产品。村里每年还举办老年节,推动乡村文化不断提升。
如今乔宗旺已在村任职十多年,在他带领下,泰山村先后推出了生态观光农业、游乐园、水上乐园、农家院、拓展培训基地等项目。同时依托村内观音禅寺、黄帝会盟祠、祈福台等景点,打造黄帝文化游,开发泰山圣泉水、泰山圣果等系列传播黄帝文化的产品,打造主题景区千稼集,启动民俗体验文化游项目。
步入泰山村千稼集,仿佛回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按照当时的村庄样貌修旧如旧,建成颇具文化特色的乡村街市,老火车头、电影院、理发馆带你穿越时光,70后80后如同回到童年。文化特色、区位优势加上科学管理,泰山村文旅产业迅速成长,村集体资产一度突破3亿元。
“村集体年盈利最高达500万元,每年利润全部分给村民。”曾有教师与经商经历的乔宗旺经过十多年努力,带领村民从一个少为人知的小山村建设成乡村振兴样本的富裕村、文化村、明星村。
逐年增加的幸福感,是泰山村村民最为津津乐道的,“春节参加庙会演出,有机会上台露露脸、试试胆,还能领工资。”村民乔女士是今年庙会的群众演员。她说,这几年她的家从以前的平房旧屋搬进别墅一样的新居,孩子在村里景区开了小店,再也不用外出奔波打工,哪哪都好。
新的一年,泰山村又选好新赛道,制定了以旅游康养和医养结合相融合的产业转型规划。乔宗旺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奋斗的目标,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
记者 张立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