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

面对已经发生却又无法改变的痛苦,究竟应该怎么办?

告别反刍思维的陷阱

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小庶务官之死》,记叙了一个平平凡凡的小庶务官的离奇死亡经历。

一天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小庶务官正在剧院看戏。这时,一个不小心,他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

将军事务繁忙,早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而小庶务官仍在愧疚中苦苦纠缠,最后惹烦了将军,在遭到了将军的呵斥后竟然一命呜呼了。

“反刍”是一些动物的特殊生物习惯。

像水牛、骆驼、鹿等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大部分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胃部。只有在胃部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得到二次咀嚼,才能正常消化。

从这个角度看,“反刍”似乎不是件坏事,但“反刍思维”对我们人类来说不太友好了。

当人们沉浸于悲伤和忧愁中,头脑中萦绕的痛苦念头挥之不去时,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反刍思维”。

虽然说,反刍思维是一种对负性情绪本身及其可能原因和后果的反复思考。但许多时候,令我们苦恼的事、难以解开的心结,正是因为我们过于在意,反复思考,从而徒增了我们自身的痛苦与焦虑。

反复去想一件令人窘迫、无法改变甚至痛苦无助的事,就是反刍痛苦。

也许事发的当晚,你会感到无比惆怅,彻夜难眠,但是第二天的太阳仍会照样升起,你仍然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拥有弥补未来的空间。

再过了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等到“千帆过尽”之时,你会发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遭遇的那份痛苦是如此微不足惜。

痛苦与幸福的选择:

反刍还是回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面对同一件事,同样的结果,“反刍”可能会让人闷闷不乐,而回味幸福则能收获自得。

两个人去郊外采花,回来后准备将花装进花瓶,在装的过程中,他们都被花上的刺刮伤了手。

一人越想越生气,进入了“如果当初不去采花就好了”的模式,大脑开启了“反刍”按钮,整个人都陷入了循环播放的死结,无法再继续欣赏自己摘到的鲜花,反而将花扔进了垃圾桶。

而另一个人则迅速包扎好伤口,笑着说这次摘的花真是新鲜,明明是“刺中有花”,然后戴上手套继续将花插入瓶中。此后的一个月,插入花瓶的鲜花在房中清香扑鼻,久艳不衰。

回味幸福,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破罐子破摔,浑然不在乎。

面对痛苦的回忆,适当的反思是有所增益的,但过度的“反刍”费时费力,伤心又伤身体,实在是划不来。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已经收获了许多,回头望望越过的山、走过的路,总会有感慨和欢喜,不必焦虑与自卑。

“幸福很小,如果你把他看得很大很大,那么你将永远也得不到它。”

用一颗感恩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你会发现“美是到处都有的”,幸福也是到处都存在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的诗歌《礼物》也给人豁然解开郁结的感觉: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并不使人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回归生命的原初动力,且行且乐,收获自在的人生。

(作者 邹清宇 来源 书报文摘 主播 连晓东 制作 王宜谦)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分享至

VIP-0187

美文

2024-06-22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