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千丝织就中天美锦,胸罗万象绣成上苑奇葩。”走进大别山刺绣馆,一件件精美的刺绣作品映入眼帘:绣花鞋垫、绣花鞋、绣花枕头、绣花被面、绣花衣、绣花门帘……这座仅70平方米的展馆,几乎浓缩了豫南民间刺绣的精华。
11月19日,郑州报业集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寻访之旅”来到第五站信阳,在新县田铺大塆,记者看到一座大别山刺绣馆,并见到了馆长——68岁的豫南刺绣传承人吴成荣。
“大别山刺绣虽然取材简单、却用途广泛,鞋子、衣服、枕套、被子……很多生活物品上都可以见到。”进入展馆,吴成荣正兴致勃勃地向游客介绍豫南刺绣文化。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吴成荣退休前一直在银行系统工作,退休后随儿子在郑州居住,今年才回到农村,贷款30余万元,在田铺大塆建了这座大别山刺绣馆,传承非遗文化。
原本可以在城市安享退休生活,却选择在接近古稀之年回到农村,当被问及其中缘由时,吴成荣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学艺故事。
“农村的广阔天地培养了我”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吴成荣第一次拿针是在7岁,最早是母亲手把手教她。9岁那年,母亲去世,11岁时随父亲来到农村,而正是那段在农村的生活,让她全面掌握了刺绣技艺。
“来到农村以后,我一边进行农业劳动,一边和村里同龄的女孩子跟年长的大娘们学习刺绣技艺。我们在农活不忙时就上山采草药换钱,然后拿钱去买煤油,晚上我们五六个女孩子就围在煤油灯下学习针线活。”吴成荣说,在农村的几年里,她先后学会了种棉、纺线、织布、裁衣、做鞋、刺绣、撩花、印染等,15岁时就掌握了所有工艺流程。“农村真的是一个广阔天地,是那里培养了我。”
在农村期间,上过小学的吴成荣还担任村里的扫盲老师,那时她只有13岁,在给村民们读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于是在16岁那年,在父亲的支持下,她又去上了初中。初中毕业后,她再次回到村里当助理会计,20岁时进入当地的信用社工作。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参加工作以后,她不仅没有丢下刺绣,反而博采众长,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最终成为当地有名的刺绣大师。
回村传艺 助力乡村振兴
学艺有成,吴成荣也不忘传艺。女儿在她的教导下,也练就了一手不输于母亲的技艺。退休后,她更是带了大批学生,这其中就有很多留守在村的妇女。她说,她不仅要把刺绣这门技艺传下去,更要让村里人能够凭借这门手艺增收致富。在她的积极带动下,新县各个景区都开设了女工坊,很多留守在村的妇女单靠刺绣年收入就能达到万元以上。在大别山刺绣馆,墙上有一行字: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但这些年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刺绣这门技艺了,他们不愿意学,也很少有机会去深入了解这门技艺,我深深感到这项技艺正在面临失传的危机。所以我就想建一个非遗传承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传承我们的非遗文化。”吴成荣说,建这样一个场馆需要高昂的资金投入,因此刚开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在她的坚持下,家人们渐渐理解了她的初心。终于,在今年8月份,她的大别山刺绣馆在田家大塆开馆。
为什么把馆址选在田家大塆?吴成荣说:“我的刺绣技艺源自农村,所以我一直都想回到农村,为乡村振兴尽一些力量。另外,田家大塆是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很多,因此这里是一个向各地人们展现豫南刺绣文化的很好窗口。”
刺绣里的红色文化
在大别山刺绣馆,记者还看到一个特殊的红色展区,墙上的文字和图片记述的是大别山妇女为红军做鞋的故事,展柜里存放的草鞋和布鞋就是当年红军穿的那种鞋。吴成荣介绍道,当年红军战士都把布鞋当宝贝藏在背包里,平时都穿草鞋,只有翻山越岭脚疼得受不了时才穿一会儿布鞋。
“我们新县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当年村里的年轻人就是穿着母亲做的鞋去参加红军,踏上长征路。我小时候,母亲也时常跟我讲,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时,她和姐妹们亲手做了布鞋和鞋垫送给他们。”吴成荣激动地说,“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不能忘记红军烈士的牺牲,也不能忘记大别山妇女的一针一线。所以,我们大别山刺绣传承的不仅是古老的技艺,还有红色精神!”
“我们大别山刺绣,一针一线里有母亲情、乡土情、红军情,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们的非遗,让非遗留在生活中,而不只是存在记忆里。”吴成荣说,不管多难,她都会坚守在这块传承非遗文化的阵地上。
统筹:石闯 李记波
编辑:王晨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