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王芳


在二七区京广路街道天擎社区,一股由党建引领的“暖流”正悄然激活商业楼宇的每一个细胞,将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课题”转化为企业商户可感可及的“微服务”。今年以来,该社区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立足社区实际,筑牢凝心聚力主阵地,打造新业态与新就业群体发展的友好商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基层特色的“天擎经验”。

“小切口”书写“大文章”以共享促提升

党建引领,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向心力”。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社区党建工作重要议程。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小组,定期走访调研辖区企业、商户,精准掌握其经营状况、发展难题及迫切需求。通过建立“社区-企业”结对联络机制,党员骨干担任“营商服务员”,主动上门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精准直达、落地生根,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精准服务,打造便企利民的“快车道”。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包含辖区企业、商户的微信联络群,搭建“线上议事厅”,确保信息实时共享、诉求快速响应。社区网格员化身“客服专员”,第一时间解答咨询、协调处理相关问题。聚焦痛点解难,针对企业、商户反映集中的用工、融资、场地、法律咨询等共性难题,社区主动牵线搭桥,为其排忧解难。

共治共享,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能”。引导其参与社区治理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邀请企业、商户代表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参与社区相关议事会议,对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通过共商共议、共治共享,形成了社区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小空间”承载“大服务” 以服务促发展

运用“暖心驿站”不断扩展功能模块,在橄榄城都市广场B座一层的写字楼大堂,一处以原木色书架为背景、绿植环绕的开放式“阅读角”格外亮眼:约30平方米的空间内,古色书架上整齐陈列着文学经典、经济管理、生活美学等各类书籍200余册,两组舒适的圆桌座椅旁,一架钢琴静静伫立,墙面上“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的标语与玻璃幕墙外的城市街景相互映衬,营造出静谧雅致的阅读氛围。

这个如今备受欢迎的“精神驿站”,曾经只是写字楼一层转角处不起眼的闲置角落。该片区汇聚了3栋商务楼宇和3800余户居民,然而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大家的文化需求。为此,社区党支部经过半年的调研,联合楼宇亚新红色物业成立了“文化共建联盟”,社区图书阅览室定期对阅读角书籍进行流转更新,确保内容常看常新;应急药箱、共享充电宝、便民雨伞、老花镜等设施也有序配备,让书香空间兼具实用价值与人文关怀。

“小点子”解决“大难题” 以友好促商圈

为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结合社区人口结构多元、居民自主意识强、对生活环境要求高的特点,挖掘基层治理潜动能,吸纳具有责任感的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加入“移动网格员”队伍,发挥其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成为社情民意信息员、安全隐患吹哨人、政策法规宣传员。如外卖骑手小张凭借敏锐发现及时上报消防隐患避免了险情,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

“爱心商户”挂牌认领,企业针对新就业群体推出的一些优惠政策,以及助老助弱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商户颁发标识牌,用店铺荣誉感培育责任感和社会价值认同感。在这片街区,像这样的爱心商户已有45家,它们如星星之火,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新就业群体的温情服务网,小商户汇大爱,“暖新”联盟显温情。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郑州日报

郑州日报官方正观号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