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运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第三季度专题研讨培训会——“溯源农耕古韵·传承文化薪火”在稷山县板枣博物馆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农耕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组织与会人员共同研讨相关工作,并实地观摩稷山县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课程展示。
培训会上,首先观看了稷山县教育发展宣传片《向光而行》。稷山县教体局负责人郭文斌在致辞中,系统介绍了该县在推动后稷农耕文化与思政课教育有机结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运城市机电工程学校、永济中学、新绛县第二中学及稷山县稷王小学代表,分别围绕“农耕文化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主题作了发言,分享了各校的经验与思考。
会议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运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蕴藏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关公文化、红色文化、德孝文化与盐文化资源,为全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独特优势。要筑牢思想根基,做到政治方向与教育规律、育人目标与学段特色、价值导向与文化传承“三个相统一”,确保一体化建设行稳致远;要打通关键堵点,通过畅通学段衔接、建强师资队伍、搭建平台载体、完善评价机制,推动思政课建设实现新突破;要确保工作实效,强化市、县、校三级协同,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稷山县稷王小学“稷山四宝”进校园实践活动,走进稷王庙感受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生动场景,并在国家板枣公园亲身体验“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
【来源:运城教育】

晋南新资讯
山西信壹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