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即春天开花了,到秋天结出累累果实。

在我国的典籍中,很早就有“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和“春玩其华,秋登其实”的记载。后来在清代的典籍中,开始出现“春华秋实”。

拜石博物馆(吕正达摄)

秋天,高高的天,淡淡的云,红色的霞,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秋天,更是一个收获的时节,广袤的秋田在收获金灿灿的粮食,无垠的秋林在收获鲜灵灵的水果——这些秋天的累累果实多么惹人喜爱!

有了秋天,才有了“秋实”。

拜石博物馆内的展品(吕正达摄)

然而,出自内蒙阿拉善盟大漠中的天然形成风凌石,出自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河滩上的天然形成玛瑙石,还有其他的一些天然形成奇石,都与秋天的累累果实太相似了,几乎是“酷似”“极似”,以致能够“以假乱真”!

于是,著名泥塑艺术家“泥石刘”——刘贵忠,以秋天的收获季节为背景,创作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以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劳作,不同的企盼,收获各种“累累果实”,反映丰收带来的喜悦,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春华秋“石”》应运而生了。

一、“葡萄”熟了

出自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河滩上的天然形成玛瑙石,有的浑圆,呈紫红色,与紫红色葡萄毫无区别,凡是看到人都禁不住地惊呼:“真像‘葡萄’,可别让人当成‘葡萄’吃啊!”

玛瑙石中天然形成的“葡萄”(吕正达摄影)

刘贵忠创作的《“葡萄”熟了》,展现了这般纯朴、亲切、温馨的情景:

《“葡萄”熟了》(刘贵忠创作)

在普通的农家院里,满脸稚气的娃儿,与他一时也离不开的妈妈,紧紧偎依着坐在石碾上,一只可爱的小狗卧在一旁。

妈妈一脸笑容,腿上放着一只笸箩,装满紫红色的、颗粒硕大的“葡萄”。娃儿目不转睛地盯着“葡萄”,伸出两只小手,又张开嘴巴:“妈妈,我要吃!”

“别急!”妈妈一边哄着,一边给一颗“葡萄”剥皮,“让你吃不带皮的。”

娃儿很乖巧,正在默默地等待……

这时,一旁的小狗也仰起头来,一动不动地望着笸箩里的“葡萄”,盼望着能吃上一颗……

“葡萄”熟了的时节,给普通农家院带来多少甜蜜!

作者:贾长华

编辑:李腾轩

统筹:李丽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