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称,在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款“宝宝巴士儿歌”APP时,后会跳出成人擦边广告。
对此,其客服人员解释称,广告属于第三方平台投放的,官方已经尽力做审核监督,但难免会有遗漏,“无论是机器还是人工,它都是会有遗漏的,不可能百分百核实广告内容,如果发现问题,用户可以接入在线客服进行反馈 ”并补充道,后续将加强审核,同时督促广告合作商做出相应调整。

截图显示,该APP推送的广告擦边且低俗。就算是推送给成年人,也涉嫌违法违规,让人无法接受。更不要说对象是儿童群体——让他们观看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视频、获取家长隐私信息、诱导孩子付费使用等,危害更深更让人担忧。
将推送低俗广告这件事归咎于“第三方”和“审核遗漏”,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要知道,人工审核本就是给系统审核查漏补缺的,若再出现遗漏,能说得过去吗?服务儿童做不到百分百,怎么还给自己找理由?也不禁让人好奇,如此低俗内容都拦不住,那些被拦截的是不是更加不堪入目?究竟有多少广告,能让机器和人工审核都应接不暇?
就像客服所说,广告收益确实是APP提供免费内容与服务的重要支撑。但是,行业共性不能成为乱象丛生的借口,运营商不能只顾短期经济利益而失去长远的信任。特别是,作为一款面向儿童的应用软件,不能因为免费,就对低俗广告开绿灯。
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必须在儿童APP的开发、运营以及监管中实行最高伦理标准。
一方面,应加快建立适龄提示制度。要求运营商必须按规定提供包括广告在内的适龄服务。另一方面,应加强过程监管。严控运营商为追逐利益打擦边球,对违者严肃追责,直至取消运营资质。
重拳整治“乱跳转”乱象、细心呵护未成年人成长、坚决维护网络清朗环境……方方面面,我们恰恰应该追求“百分百”监管,对不良内容及违法者“零遗漏”。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iPhone版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