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守护山河的忠诚卫士,礼赞滋养心灵的文化薪火。感受大国崛起的磅礴伟力,汲取文化自信的深沉滋养,共同谱写民族复兴的时代画卷。
2006年12月,工笔花鸟画《香飘南》被辑入由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盛世中华》,中国文化信息协会赠:"陈海平同志荣膺2006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盛世中华》中国优秀企业领航人代表",并被授予"中华风彩人物。2007年7月,出席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科家论坛。2009年5月1日,被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书画艺术委员会授予"全国劳动英模五一座谈会特邀嘉宾"荣誉称号,工花鸟画作品入选《中华各届行业杰出人物大典》之精品书画艺术作品集锦篇。2009年8月,所撰写的六则格言被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评为优秀作品,并辑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名人格言》。2009年10月,国画作品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北京艺术创作中心评为"金"奖,并任该书的特约编委。2009年12月,所撰写的六则格言被入编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版《中外哲理名言》。2009年10月,陈海平携工笔花鸟画作品参加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精品世界巡回展-一中国书画名家名作日本大展,工笔花鸟画《昙花争艳》、《中秋玉洁》于日本广场美术展厅参加日本大展,参展作品受到国际墨画协会会长阿木正直(木风子)的好评。2009年11月携工笔花鸟优秀作品《蝴蝶双飞得意》、《寿带报春》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精品世界巡回展--第四届俄罗斯大展,其参展作品受到俄罗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瓦西里依维奇、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助理维克多的赞誉,展出后获得俄罗斯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人民艺术家"证书。2010年3月,陈海平携工笔花鸟优秀作品《秋香皎洁》《昙花奇艳》于法国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书画展馆,参加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精品世界巡回展-一法国大展,其参展作品受到法国艺术家的高度评价。2010年4月,国画作品在参加第三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展中荣获"金"奖。2012年1月,在参加北京翰墨大家书画院举办的"翰墨大家"杯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12年11月,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九届中国科学家论坛。
2006年至2024年获得奖项五十多个,其中部分为:中国国际文创协会颁发的"国家文艺创作楷模"、"中国文艺最佳创作奖"。"中国艺术金梅花奖","国际金马艺术奖"","法国艺术及文学荣誉勋章""中华国学艺术传承奖","华夏文化传承贡献奖",2023年9月,被评为"迎中秋·庆国庆-一新时代艺坛领军人物",同时被评为"2023年度书画影响力代表人物"等。
调朱研墨酬花鸟 枝吐玉颜叶生华
——观陈海平先生画作有感
就当今丹青艺术界来说,陈海平先生的花鸟画无疑是最具个性语言与传统底蕴的。作为中国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并享有非遗传承人的荣誉,陈海平先生始终是以一种沉潜而又开放的态度深入绘事。或许是出于对文化传承的自觉,以及对文人画艺术精神的深刻体会,使他在创作中既能葆有传统功夫的笔墨精髓,同时又能勇于拓展花鸟画的诗意情境。而这份沉甸甸的文化使命与艺术担当,陈海平先生已为之风雨兼程、孜孜以求数十载。其间不断砥砺,精进不止。如此个人艺术气魄,何其厚重,令人不由感慨!
对宋人花鸟的学习与借鉴,可以说是为陈海平先生打下了一定的画风基础,但最终他又能走出院体画的常见格局,这则就是有赖于他自身的性情流露与探索了。换句话说,他是在师古循古的道路上,通过不断的积厚与取舍,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花鸟韵味。正如古人所言书论,是谓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倘若能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亦是一快也!
在美学气象上,陈海平先生追求的是一种清雅开阔的创作格局。且每一幅画面题材,诸如牡丹、荷花、岭南花草、墨竹墨兰等等,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而非是千篇一律的匠俗之画。单看此幅《国色天香》,长卷横幅徐徐展开,花团锦簇间自有一股大气势、大手笔的视觉冲击。工笔勾勒形质,敷色层层施染,花卉则通过留白与浓淡变化尽显绽放之姿,绿叶茂密分明,又兼顾鲜枯之别,恰是老枝与嫩叶共擎朵朵牡丹。画面中心则以奇石立定精神,枝叶在四面蔓延而生,奇石之上更绘有一对相依之鸟,为整幅作品平添几分生趣。如此静观之,不禁似有花叶随风婆娑之声、鸟禽轻啼之音隐隐入耳。
依我看,陈海平先生的花鸟精神,是起到了一个承古续今的弘扬性作用。毕竟当代画坛中虽善画者众多,但真正能像陈海平先生这般,法前人之笔墨、师自然之造化、取自家之性情的画家,还是在于少数,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当然,也正是因为拥有这些过于常人的文人素养与笔墨功力,陈海平先生的画作才会成为当今中国文人花鸟画的范例之一。至少在丹青艺术界,他是为中国花鸟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审美水准,这一点,弥足珍贵。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8月26日 书于北京






瀚海墨韵
文脉相传,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