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禹州市概况

禹州市,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而得名,河南省辖县级市、由许昌市代管,同时也是河南省财政直管县。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西北部,根据202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用区划,禹州市辖5个街道、19个镇、2个乡,总面积1469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常住人口110.24万人,城镇化率为54.80%。

禹州市区位优越,北距郑州80公里,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毗邻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盐洛、郑栾、焦平三条高速穿境而过,郑渝高铁在禹州按地级站标准设站。禹州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全市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

二、总体经济运行分析

从GDP总量来看,2024年禹州市GDP总量783.31亿元,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2023年禹州市GDP总量761亿元,占许昌市GDP总量的23.51 %,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GDP总量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的排名一直处于靠前位置,2023年排名5在全省县(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从GDP增速来看,2008-2024年禹州市GDP增速逐年下降,2024年禹州市GDP增速为7.2%,高于许昌市GDP增速1.2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GDP增速2.1个百分点,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2023年禹州市GDP增速为1.4%,高于许昌市GDP增速0.5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GDP增速2.7个百分点,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87在全省县(市)中处于下游水平。

从人均GDP来看,2024年禹州市人均GDP为70843,相当于许昌市人均GDP的89.97%;2023年禹州市人均GDP为68666,相当于许昌市人均GDP的92.92%,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2,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的排名逐年提升,至2023年在全省县(市)中排名20,处于领先水平。

人均GDP增速来看,2008-2024年禹州市人均GDP增速整体呈下降的趋势,2023年人均GDP增速为1.4%,高于许昌市人均GDP增速0.5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人均GDP增速2.7个百分点,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90,在全省县(市)中处于下游水平。

三、分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产业格局与发展方向

禹州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较好的基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建设“工业强市、文明新城”。从工业来看,禹州市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培育壮大高科技产业集群上的优势,以中小企业创业园、药慧园、铸造产业园为引领,持续推动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一是链式发展做强新材料产业,形成了“新型建筑材料产业、超硬材料产业、熔炼原辅材料产业”三个领域产业集群;二是迈向高端做大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以压滤机等环保装备、汽车零部件、机床零部件等为代表的支柱产业;三是抢抓机遇做优医药健康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流通、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同时大力发展禹州钧瓷特色产业,禹州市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原产地,也获得了钧瓷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从服务业来看,禹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有神垕古镇、大鸿寨、钧官窑址博物馆、中国钧瓷文化园、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定情举办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禹州大鸿寨红叶文化节等节会,培育发展沉浸式文旅、研学旅行、精品民宿等旅游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近郊乡村游休憩地、景区周边游承接地、农耕文化游体验地、康养休闲游目的地,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二)产业结构分析

从三次产业占比来看,禹州市一产业占比从2008年的8.33%逐步下降至2024年的5.30%,二产占比从2008年的69.46%曲折下降至2024年的47.90%,三产占比从2008年的22.21%曲折增加到2024年的46.80%。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禹州市的支柱产业由第二产业逐年向第三产业转移,、一”梯次。

(三)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工业发展情况来看,2024年禹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0%,高于许昌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个百分点;2023年禹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2%,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2,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80低于许昌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8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服务业增加值来看,2008-2024年禹州市始终保持较快的上升幅度,2023年禹州市服务业增加值为398亿元,占许昌市的24.53%,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3,在全省县(市)中处于领先水平。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来看,2023年禹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2.5%,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82

重点企业分析

四、财政收支分析

从财政收入来看,2024年禹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40亿元,占许昌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7.07%,2023年禹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57亿元,占许昌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5.84%,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2,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11从财政支出来看,2024年禹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95亿元,占许昌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5.37%,2023年禹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60亿元,占许昌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7.10%,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24

从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4年人均预算收入为2848,相当于许昌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7.47%,相当于河南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3.35%;2023年人均预算收入为3027,相当于许昌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2.56%,相当于河南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5.84%,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4,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44从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4年人均预算支出为5075,相当于许昌市人均预算支出60.73%,相当于河南省人均预算支出的43.33%;2023年人均预算支出为5374,相当于许昌市人均预算支出67.52%,相当于河南省人均预算支出的47.68%,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4,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98

从财政自给率看,2023年禹州市财政自给率为56.12%,2023年禹州市财政自给率为56.32%,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3,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的排名整体呈下降趋势,2022年排名20,地方财政的自我“造血能力”逐渐减弱,对于转移性支付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五、金融业发展分析

从金融机构年末存款情况来看,2024年禹州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73亿元,占许昌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7.68%;2023年禹州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25亿元,占许昌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7.68%,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中11从金融机构年末贷款情况来看,2024年禹州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6亿元,占许昌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4.4%;2023年禹州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10亿元,占许昌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4.4%,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13

从存贷比来看,2023年禹州市存贷比为65.5%,2023年禹州市存贷比为65.5%,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3,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28

从人均存款余额来看,2024年禹州市人均存款余额61008,相当于许昌市人均存款余额的69.25%,相当于河南省人均存款余额54.54%;2023年禹州市人均存款余额56361,相当于许昌市人均存款余额的69.84%,相当于河南省人均存款余额60.09%,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4,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70人均款余额来看,2024年禹州市人均贷款余额为41359,相当于许昌市人均贷款余额的59.82%,相当于河南省人均贷款余额的45.34%;2023年禹州市人均贷款余额为36941,相当于许昌市人均贷款余额的56.82%,相当于河南省人均贷款余额的48.26%,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排名4,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46

六、居民收入分析

从居民收入看,2024年禹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78,相当于许昌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1.94%,相当于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8.96%;2023年禹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276,相当于许昌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1.87%,相当于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7.83%,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13从居民收入增速看,2024年禹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2023年禹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24年禹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247,相当于许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3.19%,相当于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2.90%;2023年禹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696,相当于许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6.43%,相当于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5.75%,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9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578,相当于许昌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3.00%,相当于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4.60%;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79,相当于许昌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0.01%,相当于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3.60%,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16

从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来看,2024年禹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3:1,2023年禹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3: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47,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

七、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看,禹州市2020年达到829亿元,2020年起不再公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公布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除2018年和2020年外,近年来禹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大于许昌市域和河南省域,2024年禹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高于许昌市1.6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3.1个百分点。

八、社会消费分析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24年禹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0.88亿元,2023年禹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1.1亿元,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中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3占当年禹州市GDP的比重为46.13%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看,2023年禹州市的人均社消零为34550元,2023年禹州市的人均社消零为31657,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3。禹州市的居民消费能力较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排名中一直处在靠前的位置,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较好。

九、人口规模分析

从人口情况看,2024年禹州市常住人口110.24万人,2023年禹州市常住人口110.90万人,在许昌市辖4个县(市)排名1,在河南省102个县(市)排名6。2020年,禹州市户籍人口为134.02人,常住人口110.99万人,人口外流23.03,人口流失率为17.18%。2020年以后的户籍人口数据不再公开导致部分缺失。

从城镇化率看,禹州市2024年城镇化率为54.80%,禹州市2023年城镇化率为53.65%,低于河南省城镇化率1.4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城镇化率9.51个百分点。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29

十、公共服务分析

从义务教育情况来看,2024年禹州市共有中小学387,在校学生数合计176193,专任教师数8847从医疗卫生情况来看,2024年每千人床位数为4.40,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85

十一、县域发展特色产业--禹州钧瓷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自然窑变艺术著称,特别是宋代至明代中期,钧瓷一直被宫廷定为御用珍品,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誉,是当时五大名窑之一,与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齐名。现存的宋钧官窑遗址于1964年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始建于宋徽宗时期,原是专为皇家烧造宫廷用品的官办窑场,迄今已有900多年历史,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州作为钧瓷的唯一产地,钧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不但成为了体现禹州市文化底蕴的特色名片,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2003年,钧瓷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禹州市的钧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9年,钧瓷河南省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同年“禹州钧瓷”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钧瓷)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目前,禹州钧瓷产业已形成集生产、仓储、交易、旅游、会展“五位一体”的完整链条,全市钧瓷生产企业200余家,从业人数3.2万人,年产量240万件(套),年产值26亿元,瓷企利用现代科学的技术和理念改良烧制方法,逐步破解“窑变”之谜,结束了靠天吃饭、靠运气烧窑方式,使得钧瓷从皇家御用飞进了寻常百姓家。同时钧瓷也是极具文化特色的旅游IP,在发祥地禹州神垕古镇形成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打卡地,顺应当前国潮崛起的新浪潮,全面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综述

综上所述,禹州市各经济指标的总量全省各个县(市)排名中处于上游水平,部分人均指标处于中游水平其中,GDP总量在省、市辖县域中均处于领先水平;人均GDP在省、市辖县域中处于上游地位;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下游水平,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省、市辖县域排名中处于上游水平,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中游水平,人均财政支出在全省各县(市)中处于下游水平,财政自给率处于中上游水平;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在省、市辖县域排名中均处于上游水平,存贷比较高,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活跃度较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省、市辖县域中处于上游水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社消零和人均社消零在省、市辖县域中均处于领先水平,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较好;人口流失程度较大,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城镇化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聚焦人口流动规律,优化县域空间格局。禹州市是人口大市,且乡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较多,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乡村人口会加快向城镇聚集,乡村人口减少的趋势是不可逆的,空心村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耕地撂荒和土地闲置的情况在所难免。所以要探索土地改革制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整合优化碎片化耕地和居住空间格局,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腾出空间,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二是持续推进主导产业升级,形成有辐射效应的产业集群。一方面近年来禹州市的制造业有一定的基础,未来的发展可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产业园为载体、以研究院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持续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将科技创新推向新高度,逐渐形成有辐射效应的特色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提高产品标准质量,打造禹州知名品牌。三是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围绕产业园员工的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同时增加对返乡留乡创业就业人员的契税补贴和生活补贴,免除返乡留乡人才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布局当地职业院校的建设,依托企业和重点项目研究院,搭建产学研一体平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一站式地解决用工和就业的需求。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