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瞧这包装精美的‘奶茶粉’,看着和超市买的没两样,实则可能是披着糖衣的新型毒品;还有这花花绿绿的‘巧克力’,掰开来纹路精致,却是害人不浅的伪装毒品”。
8月7日,在郑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金水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的指导下,南阳路街道办事处德裕行禁毒社工在晖达社区广场上举着手中的仿真模型,正给围拢过来的居民们“揭秘”,一场别开生面的“毒品伪装识别课”在这里热闹开讲。
与常见的宣传活动不同,此次禁毒社工带来的“教具”格外吸睛——仿真毒品模型展示盒,“跳跳糖”“巧克力”“奶茶包”“电子烟”等一字排开,乍一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零食和用品,仔细听禁毒社工讲解才知道,这些都是新型毒品的典型伪装。“阿姨,您平时带孙子,可得留意了,陌生人给的零食千万别让孩子碰,尤其是这种包装花哨、号称‘进口零食’的,很可能有猫腻。”禁毒社工一边给居民递上印有禁毒知识的小礼品,一边指着模型耐心叮嘱。“原来现在毒品这么会装!以前总觉得离我们很远,今天一看,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居民阿姨拿着宣传册感慨道。
活动现场,禁毒社工手中的仿真模型成了“人气教具”,宣传单页和定制小礼品也分发一空,广场上不时响起“这个得好好学学”“回家得给孩子讲讲”的讨论声。“比起单纯说教,居民们更需要直观的认知和实用的技巧。”这次把“伪装毒品”搬进社区,就是想让大家看清毒品的“障眼法”,知道危险可能就藏在日常细节里。
本次活动把这种“沉浸式”宣传搬进社区,用接地气的方式织密禁毒防护网,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真正走进每个人的心里。(文:宋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