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秋,郑州暴雨。微信群、自媒体号各种视频,隧道淹了,车漂走了,半信半疑,是今年的吗?只信官媒,但官媒发布的太少了。记者不在场,如何把自媒体利用起来,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值得研究。说点其他:

谐音标题不能硬“上梗”。城市应“烤”有“凉”方,这个谐音挺不赖,但有的就别扭了,比如赞美执法人员的,标题做什么“汗”卫你的餐桌,总觉得餐桌有股汗臭味儿。要这么玩谐音,我给三百六十行整一套:卖烤肠的叫“肠”来“肠”往,卖公墓的叫“墓”名而来,护士叫“针”心英雄,交警叫“贴”心服务,新媒体小编叫“秃”如其来快马加“编”。

当省则省,不当省别省。读到一条新媒体标题,上来就是“桐柏路怎么怎么怎么”,点开内文也没提城市名、区名,感觉不太好。虽然当地人都知道地点在哪,但新媒体是面向全网传播的,不是社区报,路名前加个前缀不多余。相反,有的该省的字没有省,比如“什么什么政策今日发布”,“今日”多余,因为内文已经发布了,标题直接说“什么政策发布”即可。

稿子发之前掂量掂量。经常刷到一些让人压抑的新闻,比如一女子自杀,单单说了有这么一个事儿,没有原因,没有任何其他信息,不知道这样的新闻价值在哪?暗示大家活着很累可以“解脱”吗?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要多做一些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工作,而不是有损社会和谐的事情;多做一些有利于提供咨询、反映诉求、排忧解难的工作,而不是添乱帮倒忙的事情;多做一些有利于凝聚人心、提升士气、鼓舞干劲的工作,而不是挫伤积极性的事情;多做一些有利于因势利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的工作,而不是混淆视听的事情”。

给北大“鸡蛋里挑骨头”。有网友提出北大录取通知书文字有瑕疵,“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系)专业学习”,此句“句式杂糅”,多个动词叠加,建议修改为“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系)专业学生”。此外,“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存在“语序不当”和“用词不当”,“准时”作为状语应置于谓语“到校报到”前。还有,“准时”通常指某个时间点,而“八月十八日”为一天,用“按时”比较好,更顺的说法是“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对此事件,个人觉得是“鸡蛋里真挑出骨头来了”。

戏是磨出来的,稿子也是。8月7日,陈佩斯在《人民日报》副刊版刊发文章《“长期主义”就是“戏比天大”》:“搞创作就认一个死理儿:戏是磨出来的。我们有时候也得有这股子轴劲儿,为了一句台词能磨半宿,为了电影里一个不起眼的道具或者台词的气口较真,即使观众不会注意到,我们自己心里得门儿清。永远把观众当明白人,别想糊弄观众。不管潮流怎么变,该守的规矩一寸都不能让。”这话说的多好,跟我们做新闻一个道理。人民日报平常20个版,周末8个版,大有看头。

有句话很好:生活日复一日,但请反复练习更新自己,“用时间的利刃/从身体里剥开一个个日子/直到剥出来坚硬的核。”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