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泛黄的书本上,老年大学的教室里却掀起了一场特殊的“防毒风暴”。8月6日,在郑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指导下,管城分局禁毒大队与市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紧密合作,携手北下街街道办事处舜华禁毒社工,走进星月社区老年大学,为这群银发学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宣传系列活动。
活动伊始,民警将一整套仿真毒品模型摆在课桌上,瞬间吸引了在场老年人的目光。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曲奇饼干、指甲盖大小的邮票贴纸、时尚的电子烟,在民警的讲解下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大家看这盒‘大麻饼干’,外观与普通曲奇毫无二致,但内部却掺入了大麻成分。”民警拿起模型讲解道,“食用后会产生致幻效果,让人失去判断力,甚至可能诱发暴力行为。一位戴着老花镜的李阿姨凑近观察,轻声感叹:“这包装做得太真了,连纹路都一模一样,稍不留神就会上当。”
在PPT展示环节,进一步剖析毒品的伪装术。屏幕上,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揭示了新型毒品的“七十二变”:邮票毒品实为浸染LSD致幻剂的纸片,只需皮肤接触或舌下含服便能引发长达12小时的强烈幻觉;“上头电子烟”中暗藏依托咪酯等成瘾物质,长期吸食不仅摧残身体,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民警用简洁易懂的语言配合动画演示,将复杂的化学知识转化为老年人能理解的警示:“这些毒品就像披着羊皮的狼,外表越无害,危害越深。咱们可不能因‘好奇’或‘好心’尝试陌生人递来的东西。”
经典案例的讲述将活动推向高潮。民警分享了一起案例:一位独居老人因误信“保健品”而误服含毒品成分的“补品”,导致精神恍惚、家庭陷入混乱。“这位老人原本身体硬朗,却因一时疏忽被毒魔侵蚀。”民警的声音凝重而恳切,“咱们老年人是家庭的‘定海神针’,一旦中招,影响的不仅是自己,更是整个家庭的安稳。”台下沉默片刻,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中,既有对民警的感谢,更有对自身责任的觉醒。
活动尾声,民警呼吁大家:“请您把今天的知识带回家庭,传递给子女、孙辈。您的每一次提醒,都可能挽救一个年轻人;您的每一次警惕,都在为社区编织一张安全网。”老人们纷纷点头,有人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有人用手机拍摄毒品模型照片,准备转发至家庭群。
这场禁毒宣传,不仅为老年人筑牢了防毒的知识防线,更让他们成为了传递安全的“火炬手”。毒品伪装再精妙,也敌不过一群心怀警觉、愿为家人守护的智慧长者。而这份守护,终将在社区中蔓延成网,让毒魔无处遁形。(文:王磊)

郑州禁毒
一个为支持、热爱和关心禁毒工作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贡献智慧与力量、各尽所能的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