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9日,中国农业B2B巨头一亩田集团正式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股票代码YMT,拟登陆纳斯达克。若成功上市,这家深耕农产品数字化流通14年的企业将成为“中国农产品电商第一股”。

平台规模:覆盖340城,年撮合近2亿次潜在交易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平台商户总量突破3800万,SKU数量达2100万;年促成1.47亿次搜索、5.83亿次沟通及1.87亿次潜在交易;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超340个城市、2800个县,渗透65%以上一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建立12家线下门店深化产地服务。

财务表现:亏损大幅收窄,商业化路径渐显

2023-2024财年关键数据:营收分别为1.88亿元与1.6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从1.06亿元收窄至3490万元,降幅达67%。

转型之路:从刷单危机到技术破局

2015年的至暗时刻曾让一亩田濒临崩塌:地推团队为达成考核,通过“左手倒右手”刷出单日3亿元虚假交易;被曝光后引发资本撤离,被迫裁员80%、砍掉交易闭环业务。

聚焦信息撮合核心,推出AI对话机器人“小田”; 延伸豆牛代卖、沃众田数字种植等五大业务线;2024年用户突破5600万,日撮合交易30万次;

资本赋能:红杉、云锋六轮加持,估值曲折攀升

成立至今完成六轮融资,累计金额超数亿元:早期投资者包括红杉中国、云锋基金、真格基金;2015年“刷单门”致C轮估值缩水,后获易果、华创等机构接续支持;2022年邓锦宏宣布实现规模盈利,为IPO铺路。

行业困境:万亿市场与1%盈利率的残酷反差

尽管政策东风频吹:2023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

但全行业仅1%平台盈利,超4000家涉农电商中88%处于亏损

三重挑战仍待破解:一是微信生态分流,用户日均3小时沉浸微信群交易,弱化平台价值;二是大客户缺失,平台聚集中小商户,难获头部采购商青睐;三是服务变现难,商户抱怨“每项功能都需额外付费”。

上市悬念:破发风险高悬的农业数字化试验

一亩田IPO被视为农业数字化与资本市场的关键对接点。其招股书透露,融资将用于强化AI技术、扩展线下网络及战略投资。但投资者更关注:在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其3490万亏损能否持续收窄?

随着叮咚买菜、盒马等巨头自建直采网络,传统批发市场客流量已现萎缩。一亩田若想守住“第一股”光环,不仅需证明技术赋能真实提升产业链效率,更要在这场农产品流通的深刻变革中,找到可持续的盈利密码。纳斯达克的钟声能否为中国农业电商敲开新纪元,仍待时间检验。

赛道拥挤却无赢家,4000家农产品电商搏杀14年,仅1%跨过盈利线;资本耐心非无限,六轮融资铺就IPO路,但3.5亿年营收能否撑起估值?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