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个娃娃会动!”7岁的明明指着模拟人惊讶地喊道。这是发生在二七区淮南社区暑托班的一幕,来自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李涓正在给孩子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急救课。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发现有人倒地不会动了,应该怎么办呢?”教室里,二十多个孩子围坐成一圈,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讲台上的志愿者老师。
“我知道!要打120!”扎着马尾辫的小美高高举起手。“还可以喊大人来帮忙!”另一个小男孩补充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学习,志愿者们带来了专业的急救教具。当模拟人出现在讲台上时,孩子们都兴奋地围了上来。志愿者李涓一边演示心肺复苏的正确手法,一边讲解:“按压时要数数,01、02、03...30下,然后做两次人工呼吸。”
8岁的乐乐自告奋勇要尝试。他跪在垫子上,小手叠放在人偶胸口,有模有样地做起按压。“手臂要伸直,用上半身的力量。”志愿者在一旁耐心指导。虽然动作还不太标准,但乐乐认真的样子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如果看到有人晕倒,第一步要做什么?”志愿者问道。“要大声呼救!”“要打120!”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通过情景模拟,他们学会了如何判断意识、检查呼吸等基本急救步骤。
课程还特别设置了互动游戏环节。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有的扮演伤员,有的当起了“小医生”,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做得对吗?”小芳展示着自己的动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这些知识太有用了!”10岁的小杰说,“以后要是遇到紧急情况,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许多孩子都表示,回家后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教给爸爸妈妈。
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这样的急救培训非常及时。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能,安全意识也提高了。
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但孩子们意犹未尽。“老师,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临走时,好几个小朋友拉着志愿者的手问道。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志愿者们承诺很快就会再来社区,继续这场“生命的必修课”。
这堂生动的急救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也许有一天,这颗种子会在关键时刻发芽,帮助他们挽救生命。(李中洲)

急救天团
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急救天团)传播应急救护与法律保障知识,让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施救、人人得急救,救人于危难,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