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法治课点亮了星城"夜经济"地标。6月26日,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联合天心公安分局、长沙市酒吧KTV娱乐行业商会,在解放西路商圈开展"守护解放西 筑牢防毒墙"专项宣教活动,辖区30余家娱乐场所经营管理人员现场接受禁毒法治教育。
仿真建模:解锁防毒"火眼金睛"
活动现场,天心法院刑事审判庭打造的沉浸式禁毒课堂引发高度关注。该庭庭长蒋维、副庭长谢艺依托审判实践,结合全国禁毒形势大数据与辖区内典型案例,向从业人员系统剖析第三代毒品迭代规律。展示台上,"笑气""邮票""电子烟油"等7大类、40余种新型毒品仿真模型,以"伪装成潮玩"的形态揭开其侵害神经系统的危害本质,辅以专业讲解破除新型毒品认知盲区。
靶向施策:织密娱乐行业"防控网"
针对解放西商圈日均客流过万、人员构成复杂的特点,法院干警量身定制防范机制:要求娱乐场所严格落实人员实名登记制,建立"技防+人防"双巡查制度,完善涉毒线索"接报-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每个包厢服务员都是禁毒哨兵,每支安保队伍都要建立应急处置预案。"谢艺在普法中强调。
专项行动触发行业治理链式反应。长沙市酒吧KTV娱乐行业商会负责人朱宁介绍,已将禁毒承诺纳入会员单位准入机制,并建立黑名单信息共享平台。某知名酒吧店长现场展示员工工作群:"大家已开始传阅《新型毒品识别指南》,明天晨会专项培训防范技巧。
"法治护航:激活平安建设新动能
"娱乐行业是夜间经济晴雨表,更是市域治理考场。"蒋维庭长表示,法院系统将深化"刑事打击+行业治理+普法教育"三位一体禁毒模式,近三年审结涉毒案件46件,今年已向文娱场所发出司法建议书12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辖区娱乐场所涉毒警情同比下降41.3%,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据悉,天心区正探索构建"政法单位+行业协会+市场主体"的多元共治体系。下一步将推出禁毒示范场所星级评定机制,并开通"24小时防毒专线",以法治硬核守护城市"烟火气",为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平安动能。
作者:郝立柯 程晓兰 印睿
审核:周浩宇
供图:华界先驱报
编辑:周浩宇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华界(中山)新媒体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投稿邮箱:1659343835@qq.com
内容转自来源:华界先驱报

华界网
华界(中山)新媒体有限公司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