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副校长何卫东、智能制造学院全体教职工与学生齐聚文艺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共同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产教融合讲座。此次讲座以“培养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宋应星’”为主题,由慧润集团董事长曾慧担任主讲人。
讲座伊始,曾慧董事长分享了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经验与探索。她讲述了慧润集团创办的缘由:在制造业人才匮乏的背景下,通过产教融合,开展道德与技术双重培养,形成了快速增长的用人机制,为集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曾慧董事长详细介绍了慧润集团,这是一个以文化引领产业加科技的融合平台。她指出,文化就是生产力、生命力、传承力,中华传统文化是根本,革命文化是魂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方法,深刻阐述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谈及新时代“雷锋”精神,曾慧董事长表示,雷锋是一个精神浓缩的代表,学习雷锋精神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更要与时俱进。具体表现为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螺丝钉精神,即坚持、毅力、工匠、时新、传承,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这些精神品质。
对于何为“宋应星”,曾慧董事长解释道,作为《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是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激励着当代学子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令人振奋的是,曾慧董事长在讲座中宣布,慧润集团将成立专项基金会,旨在帮助德才兼备的困难学生,南影学子将成为第一批受惠者,这一举措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此外,曾慧董事长关注到在座大多数同学对未来感到迷茫,希望老师能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2+1”的时间,学习各项技术和本领。慧润集团也将把最先进的设备带到学校,让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团队作业,把学习到的基本功用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上,再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实践,助力学生成长。
讲座最后,曾慧董事长与同学们展开亲切对话,就职业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指引方向。2024级智能机电6班的李想同学率先发问:“应届生入职时,企业更看重其扎实的专业技能,还是快速学习与适应变化的能力?”曾慧董事长给出了独到见解,她强调,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学习适应能力,最终都要落实到实际运用上。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才能真正在工作中发挥价值。
紧接着,2024级新能源汽车技术1班的杨晓琪同学提出疑惑:“面对AI技术冲击,我们专业领域的学生应优先掌握哪些工具或思维,才能在未来3年保持优势?”曾慧董事长耐心解答,她表示,关键要看各自从事的工种,在当下智能制造与AI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创新思维至关重要。这一回答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最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助理程淑娣总结发言。她指出,同学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鼓励大家以螺丝钉的精神踏实学习,将所学知识践行到实际中,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产教融合讲座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一端连接着慧润集团前沿的产业实践经验,一端延伸至学校的学术教育领域,为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开辟了全新路径。讲座中,曾慧董事长结合行业实际需求的解答,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为学校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方向提供了新思路,更为慧润集团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储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同学们而言,这场讲座是一盏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他们不仅明晰了企业的用人标准与行业发展趋势,更对自身学业规划与职业目标有了更清晰的定位。相信在未来,依托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同学们将拥有更多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在实践中打磨技能、积累经验。而这一产教融合模式,也必将为社会持续输送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助力学子们在未来人生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供稿: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