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为学生收集并印刷了一系列跟阅读有关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我们身边的作家所著,写的内容也大多都与我们的家乡——中牟有关。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会被这些身边的人和事所吸引,会突然受到触动,爱上阅读。希望同学们以书为友,开阔胸襟,开阔眼界,感受文化的力量!现在高中语文试卷的阅读量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活,套路越来越少,如果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仅靠刷题是得不了高分的,虽然说开卷有益,但整本书的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整本书阅读最佳的时机是小学的四到六年级,再小一点理解力达不到,等上了初中、高中吧,时间太紧,课业负担又太重,可供阅读整本书的时间太少。那些语文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小便有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尽管初中和高中语文考试范围内都有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但是因为平时教学任务紧,大多数学生的应考方法都是背提纲。特别是电子产品带来的冲击力太强大,纸质阅读逐渐式微,碎片化阅读现象严重。对于教育者———教师和家长来说,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对他们给予积极正向的阅读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语文老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与督促。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会给他们布置一些具体的阅读任务,并和组里的老师们为学生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作为家长,我也在我的孩子小的时候就加以阅读引导。我的大儿子在上小学时读书总是浅尝辄止,不能做到持之以恒,这一直是件让我头疼的事。放假了,我盯紧些吧,会好点儿;一上学,作业一多,他便把阅读丢到了脑后。稍有个空隙,还想着玩玩游戏。他一直都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能真正地投入进去。那时候我总想着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也不忍心管得太严。在那年的春节假期,因为外出旅行几天,也因为我督促得不够,他疯玩儿了一个假期,眼看快开学了,连一本书都没有完整地看完。正好当时热播《中国诗词大会》,我为学生们准备的关于选手的一些阅读素材也让他读了读,当他看到只有十三岁的侯尤雯的诗词储备量竟达到近千首时,开始有所触动,于是安下心来读了两天的书。开学第一天,想着作业多,就没给他布置太大的阅读量,让他每天读个一二十页就行,结果晚上去爷爷家接他时,他说今天读了七十多页,被感动哭了。看来这小子真的是入神了。第二天看了一百多页,第三天把这本二百多页的书全看完了,而且讲起来还头头是道。我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说:“儿啊,难道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吗?变化这么大是什么原因呢?”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可能是良心发现了吧!我们数学老师说她家孩子才三岁就能熟读《唐诗三百首》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我当时却感动得一塌糊涂。也不知道他这样的热度能够持续多久,只希望是永远,希望我儿能从此真正地爱上读书。到现在为止他虽然谈不上酷爱阅读,但是他从小读过的那些书还是让他受益匪浅,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相对比较轻松,高考语文考出了120分的好成绩。

在阅览课时我陪我的学生看《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孩子们看得很投入。我知道两节课的视频传达不了太多的知识,只是想让他们以此为契机,爱上读书,爱上古诗文,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而是让古诗文的神韵浸润到自己的灵魂里。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能够做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自律;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能够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在到处都充斥着浮躁与喧嚣的时代,学会沉潜扎根;在很多人都匆匆忙忙,低头赶路的时代,做一个偶尔抬头仰望星空的人。

未来的时代,不再是一个拼爹妈、拼金钱、拼文凭的时代,而是一个拼德行、拼修养、拼学识的时代。愿孩子们都能够爱上阅读,不求人人都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只求人人都能做一个幸福的人。

作者  中牟新区弘毅高中  李志霞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