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新区弘毅高中 李志霞
我觉得二十多度的天是最好的天,尤其是风和日丽的日子,特别适合穿裙子。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裙子,但我觉得女人春天穿裙子最美。今天早上和同事一起吃早餐,她们也这么认为。夏天穿裙子实用的价值更高些——凉快,这也是女人特享的福利。春天穿裙子审美的价值更高,更容易美得出挑:婀娜多姿,清新雅致,莲步款款,人摇曳,花也生姿,与春天的气息相得益彰。但是穿裙子也要有好心情,因为妆扮起来比较麻烦,我觉得裙子得搭配丝袜高跟鞋还有精致的妆容,缺一不可。相反,心情不好时若能妆扮一下,会改善心情。
人们常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虽然衣橱里的春秋款的裙子不少,但还是禁不住诱惑,又新购买了两条。一条是砖红色的国风款连衣裙,一条是丁香紫色的职业风套裙。这两条裙子买了有些时日了,一直没穿。一是因冬天贪吃,体重有点超标;二是因天气忽冷忽热,我这个年纪穿衣还是觉得应以健康为上,所以谨遵“春捂秋冻”的古理。
其实前几天的温度是适宜的穿裙子的,怎奈学生联考,忙得像打仗一样,没心情也没时间穿,一身休闲装配休闲鞋,风风火火,大步流星,是最适合应对烟火人生的。这两天天气晴好,心情也惬意,我又管理了一下体重,穿上新裙子,揽镜自照,自信心满满。昨天穿的是那件国风款的,同事夸,学生也夸,嘴上谦虚,内心窃喜。昨天下午我去上课时,一个外向的女生说:“老师,今天穿得这么漂亮!拍个视频吧,肯定能火。”她的可爱让我忍俊不禁。今天穿的是紫色的这一套,同事们说这个更好看,像丁香一样,顿时虚荣心爆棚,幸福感满满。
生活大多时候都是云淡风轻,波澜不惊的,换一件衣服可能就能改变一下心情,悦人耳目也能点亮自己的内心,给生活增添一些小浪花。尤其是做老师的,每天至少还有一百四五十个忠实的小粉丝时刻关注着自己的着装,虽然他们不会都当面表达出来,但背地里的对老师评头论足是常有的事。谁还不是打学生时候过来的?我上学时,同学们背地里就爱品评老师们的着装,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记得我的女老师们的穿衣风格。
做人,面子和里子同等重要,穿衣打扮既是对自我的认可与定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在社交场合,它也是人的另外一种语言。以前的人是穿不起,穿件新衣服像过年一样隆重。现在条件虽然普遍都好了,很多老人还保留着这样一种习惯:儿女给买的衣服舍不得穿,或者是不好意思平时穿,要等到重要场合才穿。这样的场合对于他们这些快被社会遗忘的人来说一年也没几个,所以穿的日子没有放的日子多。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人。我弟媳很孝顺,给他买了不少衣服,我也买了不少,但是他常常放着不穿。我跟他理论,他说那些旧衣服也不烂,不穿都可惜了。我说现在都啥年代了,哪有穿烂的衣服。另外,有新衣服、新鞋子放着不穿,鞋子放放能放糟,衣服放放就过时了。现在在县城住,比不得在老家,周围人着装普遍都很讲究——其实老家人现在也很讲究了,穿的不好好像子女不给买似的,他还是很固执。最近这几次我给他买衣服、鞋子,买完就监督着他穿上,把他穿了多年的衣服、鞋子强行给扔掉了。
老人穿得寒酸,昭示着子女不够孝顺;男人穿的寒酸,大家背地里一般都会议论他的妻子不够贤惠。女人穿衣不讲究,往往会被认为生活的不如意或者是活的不够精致。时代变了,评价人的标准也已经改变。明星富豪穿衣攀比的是名牌,我们普通人就比个干净、得体、时尚,至少要做到前两点吧!比如说以前找对象,说男的老实是优点,夸女的白白胖胖是福相,而现在这些评价完全是贬义。穿衣打扮也是,以前夸人说看谁谁穿得多朴素呀,哪怕补丁摞补丁也不掩其美,但现在朴素这个词用于着装也已经含有贬义。
在教师群体里,以前大家公认的是幼儿园的老师最会打扮,小学的其次,初中和高中老师穿衣相对朴素,大多数都是素面朝天。现在虽然依然有差别,但差别在减小。现在高中的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着装也普遍都很时尚,老教师的穿衣品格也有大幅度提升。现在的孩子审美眼光也很高,穿的太朴素太不讲究了都会被学生瞧不起。
我办公室的姐妹说:“娶一个爱买衣服的女人,是一个男人最大的福气。”我深以为然,也是为自己爱购物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注脚。我百度了一下,这句话确实还有很多的理论依据。爱打扮的女人首先她自己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只有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她才能给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带来满满的活力。另外,这样的女人不但不破财,反而招财招福。人活着最基本的追求是丰衣足食,最高层次的追求是要活出精气神——一种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不需要说话就能传递给别人的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不止会感染别人,也会点燃起自己对生活热腾腾的希望,源源不断地给自己提供向上的动力。

中牟恋歌
冷暖自知,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