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街探案官

作者:包可萌

邓泰华,为何突然成为公司法人、董事长兼CEO

“充电宝显示器”“自动驾驶自行车”“机械手臂”,每一个产品视频发布时,播放量轻松破百万,这就是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对市场的嗅觉,也是他DIY能力的初步展示。

2023年4月4日,“稚晖君”在B站发布动态,“智元机器人招人啦~”,宣告其正式成立智元机器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2023年8月18日,智元机器人召开“2023年智元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1发布会”,初代智元机器人和大众见面。

一年后,“远征A2”系列机器人新品准时更新,并开源自研高性能中间件AimRT,10月份灵犀X1全套资料开源开始一场“全民参与”的智能盛宴。2024年12月16日,稚晖君宣布智元机器人跨越初创沟堑,未来目标是星辰大海。

时至今日,智元机器人上海的张江、临港都设有研发中心,今年1月23日成立深圳中心,同期下线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今年3月份,华为公司原副总裁、计算产品线原总裁邓泰华担任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消息爆出之时,智元机器人已经完成注册变更。

此前与智元机器人毫无瓜葛的邓泰华,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公司法人、董事长兼CEO,市场有传闻称“邓泰华并非最新‘加入’这家热度颇高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其实际上是该公司的创始人”。

但该消息目前尚无法证实,已证实的是,邓泰华甫一上任,就给公司带来新合同

图说:来源IT之家 智元机器人联合武汉打造光谷东智,预计今年发布两款人形机器人

智元机器人的股东列表中几乎包含了国内头部投资机构,高瓴系、红杉系、鼎晖投资、华金资本、经纬创投、M31资本等;产业链内大厂,如腾讯、百度、比亚迪、TCL、软通、中科创星等。一家由华为前员工创办的机器人公司,究竟凭什么引起头部机构纷纷入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01 智元机器人有什么硬实力

作为硬件厂,科研能力是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

智元机器人产品谱系齐全,商用量产进展迅速:包含远征、灵犀、Genie三大产品线;2024年底,智元机器人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上海库帕思科技公司,发布了基于全域真实场景的百万真机数据集开源项目AgiBot Digital World。

公开资料显示,AgiBot Digital World覆盖100多种真实场景,其中家居场景占40%,餐饮和工业场景各占20%,商超和办公场景各占10%,是一个专门为机器人操作技能研究与应用设计的仿真平台,不仅提供了灵活的仿真数据生成方案,还开源了预训练的大规模仿真数据。

在此基础上,智元机器人3月10日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标志着具身智能向通用化、开放化、智能化方向快速迈进。

GO-1模型基于智元机器人2024年年底发布的AgiBot Digital World数据集开发,并开创性提出了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实现了利用人类视频进行学习和小样本快速泛化,显著降低了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

目前,GO-1模型已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机器人本体中,与机器人系统紧密结合。随着后续的持续进化和优化,GO-1模型将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可能。

3月11日,智元发布新品灵犀X2,具备完善的运动、交互及作业能力,展示了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按照稚晖君的介绍,灵犀X2是一款高自由度;搭载智能交互引擎;具备通用任务执行能力双足具身机器人。

稚晖君详细介绍了最新团宠灵犀X2,团队为其设计了很多可复用的核心组件,比如小脑控制器Xyber-edge,域控制器Xyber-Dcu,智能电源管理系统Xyber-BMS,以及迭代了多版本的核心关键模组Powerflow等等。

用户通过这些组件,可以像用飞控自己攒一套无人机航模一样,快速搭建起一套完整可靠的,各种形态的人形机器人系统,包括稚晖君“鸽了”两年的哪咤完全体。为了更“拟人”,灵犀X2还运用了大量柔性材料、重新设计了机电关节模组。

稚晖君介绍,灵犀X2在原型机的全身28个自由度中,没有使用到任何一个并联结,既能够保证惯量上移,又实现了传动链的完全解耦,稚晖君还展示了灵犀X2坐着横向小幅度晃腿,这得益于运控算法层面的进步,主流机器人运动控制已经全面从传统的Model Base转向能力驱动的强化学习,搭载自研模型的灵犀X2越来越拟人。

02 量产速度刷新行业纪录,智元的底气从哪来?

回顾智元机器人从0-1全过程,公司成立半年就发布了首款产品远征A1,2024年1月制造工厂落地上海,8月发布远征A2及灵犀X1等系列产品,9月自建3000+平数采工厂。在25年1月,智元累计量产下线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刷新行业记录。

结合智元布局来看,公司股东中包括中科创星、软通动力(301236)、龙旗科技(603341)、卧龙电驱(600580)等产业链企业,这对公司零部件定型、量产有积极意义

以决定自由度的电机为例,卧龙电驱深耕电机行业多年,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需要,已经布局高爆发关节模组、伺服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同时,公司旗下希尔机器人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集成方案供应商,在柔性制造、工业场景及客户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积累。

2024年12月,卧龙电驱旗下子公司希尔机器人,与智元机器人签订场景应用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具身智能技术、柔性制造解决方案场景拓展等方面协力合作。此次战略增资,双方规划在柔性制造、工业自动化、AI清洁方案等场景中,落地一系列示范项目。

智元机器人是行业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希尔机器人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的领先企业。双方通过场景应用合作、股权合作,有望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速度、助推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

今年3月,卧龙电驱旗下浙江希尔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和智元机器人成功签署股权投资协议,智元机器人将以增资扩股形式完成对希尔机器人的战略注资。

众多行业精英供应商伙伴的加入与奉献,让智元构建了强大高效的智能机器人供应链体系,将领先的“本体+小脑+大脑”软硬全栈技术布局,转化为优秀的机器人产品,并成功实现规模化的量产,交付给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客户。公开资料显示,智元为获得优秀供应商的伙伴企业颁发了奖项,这种激励措施,也符合当前行业普遍做法,鼓励产业链内企业同步迭代产品,以符合智元所需。

03 具身智能到底有多卷?

智元机器人之所以如此着急,不仅卷自己,还要卷供应商,或许和整个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不无关系。

首先是著名的行业鲶鱼特斯拉,宣布2025年上调Optimus量产预期至几千-1万台,相比原先预期进一步提升,同时特斯拉将量产计划将分为多个阶段,2025年生产的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测试,2026年有望对外销售。现如今智元机器人已经实现量产千台,抢先占据市场份额,就目前而言,智元机器人卷成功了。

软件赋能方面,英伟达大模型、数据、开发平台三大核心领域打造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并与14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有望加速机器人落地。从结果看,智元机器人发布了GO-1模型并推出灵犀X2,智元机器人也卷赢了。除上述两家公司,海外大厂虽然也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在人形机器人企业投资、模型开发和应用方向等。

国内方面,阿里、百度、腾讯等诸多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尝试入局人形机器人。其中阿里一直致力于投资AI大模型创业公司,在大模型领域出资了包括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AI、零一万物以及百川智能等国内主要的大模型创业企业。机器人方面投资了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百度自身拥有文心大模型,同时选择的是与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优必选联手,共同探索中国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的应用。WalkerS已有的多模态感知与运动控制能力上,通过接入文心大模型,已经获得了高级的意图理解能力和细粒度规划能力。此外,旗下投资基金也投资了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

腾讯主要是投资和自研,投资乐聚和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企业,自身研发GPTs大模型,腾讯RoboticsX机器人实验室也把AI模型应用到了自研的机器狗上;字节2024年10月正式发布了第二代机器人大模型GR-2,投资大寰机器人等企业;科大讯飞研发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2023年10月发布自身人形机器人产品,并与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美团则是投资银河通用、宇树机器人。

另外以小米、小鹏等为首的造车相关企业也在不断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信达证券认为汽车企业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有望降低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加速人形机器人的落地。不过车企加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不是行业内卷的结局,反而将人形机器人挤入发展快车。

为保持先发优势,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升级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配件,比如灵巧手。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配件之一,技术壁垒较高,是机器人触达真实物理世界的部件。目前,特斯拉灵巧手将自身11自由度灵巧手升级为22个自由度灵巧手,国内宇树机器人也规划升级灵巧手。

行业普遍认为,灵巧手极有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下一个迭代方向,也是整个行业未来风口。目前,智元机器人的灵巧手已经可以缝合葡萄皮,才外还有部分车企也具备灵巧手装备能力,该领域值得市场继续关注。

备注:头图为 宇树科技的Unitree G1

© THE END

素材皆来自官方公开资料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