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培养提升广大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深入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发展,3月26日上午,省科技厅专家组一行4人在市、区科技局领导陪同下莅临65小实地考察“小小科学家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情况。65小学就工作室的建设理念、运行机制及阶段性成果向专家组作了详细汇报。
宋哲校长向专家组一行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学校基本情况。带领专家组首先参观了位于学校一楼的“小小科学家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占地180平方米,设有机器人编程区、小发明小制作工作区、学校科技荣誉墙等。
近年来,南阳市第六十五小学以《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技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技教育制度为保证,以学校、家庭、社区为辐射点,以科技校本课程为突破口,形成了一个科技教育网络,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技教育,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现开设有机器人社团、无人机社团、3D打印社团、小发明小制作社团、编程社团。
贾晓伟副校长向专家组介绍我校课程体系。从开展活动---编写校本教材--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撰写论文----宣传报道----总结经验申报课题---网站宣传。学校在科技教育这方面已经成体系化、规范化发展。
在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展品区,贾晓伟副校长向专家组介绍了我校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以及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授权情况。
在学校三楼微型科技馆和3D打印室,专家组一行现场观摩学生3D打印笔操作,询问3D打印笔和3D打印机社团运行情况。
对学校设立的微型科技馆进行辅助教学情况进行探究。
在检查过程中65小以《播撒科学种子,点燃创新梦想》为题,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成果孵化”三方面汇报了我校科技教育的创建特色:
1. 多元协同的保障机制
学校构建了“学校主导-高校联动-企业支持”的三维支撑体系,聘请师院和辖区企业等专家担任顾问,并设立专项基金保障活动开展。近两年累计投入15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课题研究。
2. 分层递进的课程开发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发了“启蒙-进阶-拓展”三级课程。以赛代练、以赛促练。近两年在南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南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南阳市人工智能竞赛、河南省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世界机器人选拔赛、世界机器人总决赛、河南省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等竞赛中先后有200多人次获奖。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创客教育示范校、河南省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基地、河南省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提质行动首批馆校合作校、南阳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优秀组织单位、南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南阳市十佳机器人学校等多项科技荣誉。
3. 显性成果与社会效益
工作室成立以来,三年来学生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6项、荣获市级省级国家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200人次,相关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示范引领更多的学校参与到科技教育中,彰显了科技教育的辐射力。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创建工作,同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65小宋哲校长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全面落实专家组建议,在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的指导下,持续优化工作室建设,坚守“为未来科学家奠基”的初心,让创新之火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侯奕丞)

中原视野
中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