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青春的尾巴——跟着孩子“疯”海南

作者 胡全良

“这老头儿疯了,来海南哪都敢去,啥都敢试,还说要抓住青春的尾巴!”

疯了?

我也觉得自己有点疯。整天跟着孩子狂吃狂喝狂玩狂乐,一天不得清闲,真有点不知自己是谁、多大年纪、干什么的了。

我己年过六十,从小生活在河南农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二十岁之前口袋没装过十块的票子,去过最大的城市是县城,吃过最好的饭菜是鸡肉面条,不知道山珍海味是啥味,更不知道猴头燕窝为何物。一身绿军装让我告别寒碜的过去,一步步挣扎稍不注意踏入还算排场的人群。由于工作需要,基本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顺便浏览不少名山大川。宝岛海南,以出差、旅游名义多次莅临,著名景点大多游览过,特色食品也品尝过,濒海酒店也落过脚,但要说对哪个点位有多深入的了解、对哪个景区有多详尽的体验真不敢说,更别说疯狂地玩、撒欢地乐、可劲地吃了。说直白点儿,过去来海南,不过是“到此一游”罢了。

北方人到海南,看啥都新鲜。既然难得一来,为啥还走马观花?原因无外有三:

“不会玩”。很小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个叫海南岛的地方。但关于海南的人文地理、风景名胜,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说过。上班时,多次来过海南,但每次都来匆匆去匆匆,浅尝辄止,最多是“知其然”,哪能还“知其所以然”?

“不敢玩”。整天忙着公家的事,恐怕手头活儿干不明白,担心工作上出现差池,总想着靠踏实立身、靠努力进步,如同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不敢偷奸耍滑,哪敢在吃喝玩乐方面动“歪脑筋”。所以说,来海南多少次,也没敢真正地放开手脚玩过。

“不能玩”。不知道自己是“穷几代”,但知道代代都是土里刨食。如今有机会靠工资吃饭,又要顾老顾小,一分钱掰成两瓣花,见到花钱事躲得很远,遇到高消费跑得更快,出门旅游多为找些吹牛喷空的题材素材,哪敢放开手脚花钱去大面积地“旅”、深层次地“游”。

这次来海南本来不在退休生活安排范畴,发自心㡳里抗拒,也经历过一番艰苦斗争,但没有改写孩子们定下的决心图。他们早已花一笔钱,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下面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海湾村租下一套民宿,提前买好机票,把包括我们老两口和亲家在内的一大家人安排停当了,最后只能像“强扭的瓜”一样勉强来到海南。

也许是孩子们来海南的次数多些,也许是攻略做得细致些,也许是消费理念先进些,到海南一住下,他们就租下一辆车,带着一大家子东奔西走,今天下海、明天上山,这里民宿、那里宾馆,有时几天不回租住房。

开始,顾虑和担忧总是萦绕心头。出去几趟、跑上几圈,心中的问号渐渐被拉直,发现任何担心都是多余的,还不如顺其自然的好。

距租住房不到500米是一望无际的大南海。白浪翻滚、妙不可言的海景面前,谁见了都会怦然心动。赤脚走在带着回声的音乐沙滩上,站在清澈见底的凉丝丝的海水里,无以言状的惬意即刻涌上心头。人的喧闹带动本来清净的海洋滩涂,沙滩车、小火车、覆带车、摩托艇车水马龙、纵横驰骋,轮胎刮起的飞沙四溅、洋洋洒洒。旋翼机任意翱翔海空,欢快的人们竞相搭乘。

“上去玩玩?”孩子们问道。

“不敢!〞这玩意儿见多了,只是从没坐过。现在年岁大了,更不敢坐。

“与坐飞机、火车感觉差不太多!”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坐坐?试试吧!”听人劝,吃饱饭。大家异口同声鼓动,我岂能人前认怂,让大家失意?全副武装端坐旋翼机上,盘旋在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以上的几千米高空,时而遥望蓝天,时而俯瞰大海。广阔天空之下,沙滩、航标灯、椰子树一掠而过,敞亮的心灵在广阔天空之下尽情放飞,时而天之蓝,时而海之蓝,时而梦之蓝,交替闪现,交相辉映,其感觉远比坐飞机火车好很多。

由于血压偏高,屡屡被隔离潜水运动之外。这次验票过卡时,一句“没有高血压”就糊弄过去了。

海棠湾,就是奔着游泳、潜水去的。在那里,我穿上了潜水服。刚开始,我这个小时候池塘里泡大的孩子感到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两手划水、调整心态、放松呼吸、适应环境,逐渐听到水流声、鱼群等海洋生物游动声,宁静、欣喜、奇妙、刺激感轮番袭来。二十分钟浮出水面,少有的轻松、愉悦,还有那么点小兴奋,哪还记得血压偏高?

网络便捷的信息获取与分享‌,拓宽了社交圈子,也让这趟旅程变得更加完美有趣。在租赁小区住上一段,来自五湖四海、说话南腔北调的邻居们聚到一起摆“龙门阵”,建起各种交流群。通过网友沟通交流,在鱼龙混杂的旅游资源里,精心筛选可去的餐厅、有趣的景点啥的。

由于工作特殊性,过去在海南没下过洋酒店,吃过洋饭菜。这次“补课”了,孩子们以最便宜价格,让我们住上具有国际背景的清水湾莱佛士酒店、威珀斯酒店、海棠湾天房洲际度假酒店等,以人均百余元价格吃上了高档洋餐,在一次次开“洋荤”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外国别具风格的热情服务。

海南处处是景、处处好玩。星期天,我们驱车野外才知道,过去旅游进城市、逛公园的旅游方式未必是真的正确。

一个不知名的野外滩涂上,稀稀疏疏地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红柳。红柳树间浅浅的流水里,隐藏着沙砾、碎石、小虾、小蟹、小鱼和说不上名字的小动物。赤脚踏着滩涂沙砾、碎石,追逐着小虾、小蟹、小鱼、小动物,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抓鱼摸虾的青少年时代,亲手捕捞的几只小蟹小贝异常好看,让我爱不释手。

 有一天,孩子们突发奇想,问我有没有亲眼见过渔民打鱼,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找找?”他们立即在网上寻找下海捕鱼处,终于在几十公里海边找到一个能捕鱼的渔村。

赤着脚板,穿着雨衣救生衣,冒着朦朦细雨,与船老大一道进入浅海。搏海风、战海浪,下网、拉网、捞鱼……拉笼、收网,一条条地抓鱼、抓虾、抓蟹。在一节地笼里,一下拉出两只小河豚。它肚子鼓圆鼓圆,越摸越逗越圆,煞是可爱。两个多小时过去,虽然不是盆满钵满,但也收获各种鱼货十几斤。更重要的是,或多或少体会到了渔民及其他们的捕鱼生活。

和所有人们一样,出门在外总想留下些痕迹,拍一些炫人图片啥的。在海南,尤其是在野外,这个问题就不叫个问题。只要你举起手机信手一拍,便是一幅风景秀丽、美不胜收的精彩画面。“咔嚓咔嚓”,举起手机,指尖一摁一揿,两三个小时间,至少上千幅精美图片收入其中。只是我这里采用图片机会有限,看来要造成图片资源浪费了。

告別海南之旅,收心回到生活的原本状态。静心想想,这次在海南玩得的确很嗨,但真的“玩疯〝了吗?自问自答:或许有点,或许真的不算疯。因为,这其实就是生活的原始状态,就是生活。本来,这些天然的、人为的,流动的、恒定的东西,早就客观存在在那里,只是我们脑壳里禁锢、枷锁太多,以至于不会、不敢、不能放开手脚去发现、去利用、去践行。

如今,人生几十年,青春早已逝去,人生路走了大半,已然进入退休老头行列,既不要贪恋岗位上的过去,也不能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既然身体已经退休了,思想也不能沉溺于过去。要沉淀心智,倒空过往,珍视眼前,放飞自我,抓住尚存的哪怕不多的青春气息,合理安排有打开心扉,拓宽视野,才能真正用享受的心情对待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安排生活,感知到天地原来是这么广袤,江海原来是这么辽阔,心胸原来也可以这么宽广。

融入自然,释放野性。亲近大自然是人的本性。现代城市越来越远离蓝天、阳光、江海、花草、动物等自然因素,赋闲在家无所事事或沉溺于生活琐事,倒不如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信步迈入大自然,与“阳光、沙滩、仙人掌”亲密接触,用行动实现自己多年的所想、所爱,放开手脚、放开心智,踏上旅程,把过去不曾玩过的骑马、游泳、爬山、郊游等项目体验一下,用“新船票”乘上时代的“新客船”。世界如此广阔,等待你去发现。让我们踏上旅程,探索未知,让我们的灵魂在大自然里尽情、自由飞翔吧。

开放心灵,海纳百川。没有变化的生活就是没有生机的世界,封闭的世界无法与外界沟通。囿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打转,永远无法体会生命运动的乐趣。只犹如动物园里长大的野生动物,失去了自然生长条件,也逐渐失去固有的野性。其实,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鱼虫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雨雪也在向人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发出呼唤。我们不妨回归自我,打开家门,走进自然,到过去想去未去的地方,探寻想知未知的世界,让藏在心底的诗和远方化为真正的现实和行动。

培养兴趣,“为所欲为”。过去,我们头脑里有太多太多的桎梏,扯不断、理还乱。如今,要从重重“顾虑”中走出来,在不违反法律、纪律情况下,忘却周围的烦心事,让心情彻底解放,让大脑更加清醒,以斑澜多彩、瑰美绝有的闲情雅致,精神矍铄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装点自己的精神生活,让大自然和野外世界去调适放松自己的心情,增加生活的亮色、增强生命的㡳色。到寿终正寝那天,我们不为自己在爱好方面碌碌无为而懊悔。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