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刘凌智 通讯员 马婉瑜
3月4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八千办事处联合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走进八千幼儿园,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运用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让70余名儿童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文化体验之旅”。
水韵循环:小水滴的奇游记
活动开始,志愿者老师借助播放背景动画《小水滴的故事》,带领孩子们跟随小水滴的脚步,生动讲述了从天上到地面,再历经河流、湖泊,最终抵达大海的奇妙旅程。孩子们被“小水滴”的冒险经历深深吸引,随着“小水滴”的脚步,感受着水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志愿者老师们还精心准备了轻快的背景音频。在音乐响起的瞬间,带领孩子们跟随节奏模仿“小水滴”的流动,有的伸展双臂模拟雨滴飘落,有的通过手的上下摆动像水流般穿梭,还有的聚在一起模仿湖泊的涟漪,玩得不亦乐乎。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水要经过这么多的改变,这个过程太好玩啦!”
在紧接着的“水滴接力赛”中,志愿者老师讲解完接力规则之后,孩子们手持勺子,小心翼翼地传递水滴,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次稳稳的挪动,都饱含对“水资源”的珍视。孩子们相互协作、加油鼓劲,比赛现场气氛热烈。
时空对话:大禹治水趣味课堂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借助动画视频,将《大禹治水》的故事鲜活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屏幕中,大禹坚毅的神情以及带领民众治水的艰辛历程,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他们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大禹一同投身于治水大业。看完之后,志愿者老师亲切地问道:“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我会召集更多小伙伴一起帮忙。”“我要发明更厉害的工具来阻挡洪水。”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治水的知识,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彩色黏土共同制作了相关“治水工具”:如耒耜、堤坝等,体验大禹治水的艰辛。完成作品后,孩子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治水工具”,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南水北调:智慧水利的奇迹
活动从一部动漫版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宣传片拉开帷幕,生动可爱的动画形象和简洁易懂的讲解,带领幼儿“走进”南水北调工程,让他们直观感受到这项世纪工程的宏伟与建设的艰辛,好奇的目光中满是对大国工程的惊叹。
紧接着在绘画创作环节,“我心中的南水北调”激发了幼儿无限的想象力,五彩画笔在画纸上飞舞,他们用童真的笔触描绘出心中南水北调工程的模样,有蓝色奔腾的水流、黑色巨大的管道,一幅幅画作饱含着对工程的独特理解。
最后的“水运输实验”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志愿者老师用心指导孩子们利用吸管和杯子,模拟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孩子们认真地将水从一个杯子通过吸管运输到另一个杯子,虽然过程中遇到水洒出、吸管堵塞等小状况,但他们没有气馁,不断尝试调整。在成功完成“南水北调”的那一刻,孩子们欢呼雀跃,也对水资源的跨区域运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故事、绘画、舞蹈和游戏等多元形式,将水文化知识巧妙融入趣味体验,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珍惜水资源的种子。
下一步,八千办事处将联合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水文化、志愿精神在八千绽放光彩。

郑州航空港区
郑州报业集团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