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这片红海之中,一汽奔腾,这个拥有央企背景的汽车品牌,近年来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销量持续下滑、品牌影响力日渐式微、产品换代周期长,这些问题如同一道道枷锁,紧紧束缚着奔腾的前进步伐。
2024年,一汽奔腾的全年总销量仅为150777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2872辆。这个数字,与曾经年销售18.56万辆的辉煌纪录相比,无疑是巨大的讽刺。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品牌销量支柱的奔腾B70,其月均销量也已勉强维持在三千余辆的水平,与昔日的荣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其他燃油车型如奔腾T77、T55等,更是销量惨淡,几乎被市场遗忘。
产品换代周期的冗长,是奔腾燃油车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新鲜感和创新性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奔腾却似乎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奔腾B70、B50等经典车型在市场上存在时间过长,换代周期严重拉长,导致产品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即使更新到第四代,奔腾B70也未能扭转颓势,最终不得不作出暂时退市的决策。而奔腾B50更是被竞争所淘汰,无奈停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汽奔腾的入局时间并不晚,但成果却令人失望。早在十年前,奔腾就推出了全混合动力的HEV轿车和纯电动轿车,然而这些车型却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如今,奔腾在售的新能源车型中,奔腾E01已四年未进行改款,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奔腾NAT虽然依靠网约车市场维持了一定的销量,但一旦失去这个市场加持,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处境将更加艰难。至于奔腾小马,尽管在A00级微型纯电小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五菱宏光MINI EV、奇瑞QQ冰淇淋等强有力的对手,奔腾小马在品牌力、续航、配置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除了产品问题,奔腾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上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尽管拥有强大的集团背景,但奔腾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其车型设计保守、缺乏亮点,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同时,品控问题频发,远程控制故障、中控屏黑屏、电瓶亏电等问题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对奔腾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一汽奔腾的管理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董事长、党委书记杨虓虽然是一位财务型高管,但在汽车销售领域却缺乏经验。他能否带领奔腾走出困境,重启品牌辉煌,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2025年,一汽自主定下了年销百万的目标,其中奔腾的销量目标预计在20—25万辆左右。然而,考虑到奔腾目前的市场表现和面临的挑战,这个目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一汽奔腾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重拾昔日辉煌,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奔腾都需要正视自身的问题,积极寻求变革和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足。

财经三剑客
财经三剑客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