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从药店资源规划和纳入退出管理、购药处方、药价管理、医保信息化建设、医保协议管理及基金监管5个方面作出要求,以更好服务参保群众,维护医保基金安全。《通知》要求,互联网医院须按规定接入省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并进行电子处方流转,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在“AI+医疗”不断火爆的当下,湖南出台通知明令要求严禁使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此举无疑给过热的AI医疗应用泼了一盆“冷水”。更为重要的是,为公众筑牢了一道医疗安全屏障。

AI虽然能够快速分析数据,但它无法像人类医生一样,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判断。尤其是对于慢性病患者的个性化用药,AI更是难以满足其复杂的需求。以糖尿病患者为例,病情往往会受到饮食、运动、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药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而AI很难做到如此精准的把控。

法律责任层面,由于AI不是独立的医疗行为主体,没有处方权,也无法承担法律责任,按照“谁开处方谁负责”的原则,当AI开处方时很难界定是AI研发方、使用方还是其他相关方的责任,一旦AI自动生成的处方,出现医疗事故,责任认定成为难题,就会使得后续的责任追溯和赔偿机制难以有效运行,患者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从医保基金安全层面来考量,虚假处方、乱开药方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医保基金的安全。AI自动生成处方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骗取医保基金的工具。显然,严禁AI自动生成处方,从源头上切断了这种潜在的风险,为医保基金安全加上了一把“坚固的锁”。

此前,国家已出台《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明确规定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北京也明令禁用AI自动生成处方,并成立互联网诊疗监管平台。如今湖南省跟进,这不仅是对国家公共政策的重申和严格落实,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推动其他地区加强对AI医疗应用的规范管理。

当然,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AI在医疗领域的积极作用。AI可以在分导诊、预问诊、病历生成等场景发挥作用,辅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但在处方开具这一关键环节必须坚守底线,严禁AI自动生成处方。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或许AI有能力更精准地开具处方,但目前还远远达不到安全可靠的程度。在追求医疗效率和创新的同时,必须将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让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加规范、健康、有序,真正服务于患者的健康福祉。

(原题为《禁用AI自动生成处方,守住医疗安全底线》作者 吴睿鸫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统筹:陈若松
编辑:周也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