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雨,编辑:小市妹
12月30日,深康佳A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宏晶微电子”)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这是康佳在半导体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布局,此举不仅符合公司战略,也契合国家战略。
【拓展能力圈】
康佳收购宏晶微电子是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皆大欢喜的结果。
于康佳而言,将直接为公司带来新增长极。
早在2022年,宏晶微电子就被认定为安徽省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项目等。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2018年公司营收仅为7385万元,但到2023年就已增长至2.86亿元,在5年的时间翻了数倍,可见公司依然是处于成长期的优质资产,能直接提升康佳的经营质量和经营规模。
于宏晶微电子而言,与康佳兵归一处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宏晶微电子有技术专利和研发能力,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实现产业化扩张,在此之前公司已经启动科创板IPO,但受制于资本市场融资收紧而未能成行。康佳是老牌制造业公司,也是上市平台,不仅能解宏晶微电子的融资之困,其长期积累下来的制造业know-how也会对后者今后的扩张产生助力和赋能。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两家企业合并还存在“1+1>2”的协同效应价值。
康佳目前业务包括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业务,其中半导体是其战略核心,公司持续推进自主设计与自主封测,提升封测工艺水平和规模化产出水平,目前已形成半导体存储“设计+封测+渠道”的产业链条。在技术层面,重庆康佳光电正积极研发Micro LED在AR领域的应用,并已成功研发Micro LED手表和AR显示屏等产品,同时在巨量转移技术方面申请了多项专利,打造出业界完整制程的巨量转移中试线。宏晶微电子主要从事音视频图像信号处理芯片设计,目前已有40多款多媒体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器、平板、音频等消费电子领域。
某种程度上,宏晶微电子既可以和康佳的消费电子业务产生纵向协同效应,也可以和其半导体业务产生横向协同效应,这是此次并购操作的一个重要潜在价值。
【打开天花板】
事实上,康佳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并购重组是国家政策指引下的群体行为。
今年1月26日,证监会在系统工作会议上明确表态,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优化升级。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提出要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6月,“科创板八条”提出要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9月,“并购六条”再次重申,要进一步强化并购重组的资源配置功能,一方面促进传统行业内部资源整合,另一方面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培育新质生产力。
高密度的政策指引彻底点燃了资本市场的并购热情。
2024年9月以前,每月披露的并购重组数量平均只有6家,到10月份,这一数据飙升到22家,增长近4倍。据Wind最新统计数据,剔除重组失败的案例后,整个11月披露并购重组进展的A股上市公司已达到60家。
顶层设计之所以如此重视并购重组,是因为这种外延扩张的方式可以更有效、更直接、更迅速的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质量。
中信证券此前做过一项数据统计,在2021年及之前完成重大重组事件的竞买方上市公司中,完成重大重组事件后三年的业绩复合增速中位数高达20.5%。
由于可以显著改善基本面,竞买方上市公司此后的股价表现也非常可观。在2007年以来A股市场已完成的1400余起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事件中,重大重组事件首次披露日至T+100交易日竞买方上市公司区间涨跌幅均值高达33.7%。
回到此次康佳收购宏晶微电子,同样可以有效打开上市公司的发展上限。
2024年12月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发布声明,指出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在美国对华半导体管制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推动芯片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进程已经刻不容缓。
康佳此前本身就已明确将半导体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半导体产业规模和能力,如果此次能成功收购宏晶微电子,势必会锦上添花,估值和业绩的想象力都将得到提升。
既能推动企业实现做大做强,又能提升投资者的权益价值,还能间接助攻国家稳住股市、建设金融强国的发展战略,资本市场需要更多像康佳这样的高质量并购重组。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市值观察
市值观察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