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郑州好人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郑州爱心雷锋团队队长宋桂华做了一场特殊的志愿服务活动,被列为郑州好人党建工作室联合郑州好人志愿服务队发起的“双百行动”中第142件好事实事。

宋桂华老师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火炬手,带领一群志愿者,帮助太康县70岁老兵、万亩富硒小麦园的老板安霞光老师,宣传、讲解、推广绿色食品:富硒面粉,富硒馍头,给人们免费品尝,让人们提高饮食健康意识!

据了解,安霞光来自誉为“豫东红色文化第一村”的太康安岗村,他是退役军人、烈士后代、老村委主任。虽然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但军人的风采和豪气仍在他身上显现出来。他很健谈,如说家珍般介绍起安岗老区的革命历史、先辈们的英雄事迹,以及他如何做到退役不褪色,继承先烈遗志,改变家乡面貌的。                      

安霞光的老爷爷安淑仁在豫东一带很有名望,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拉起一支200多人的队伍,担负起保家护民的责任。出于民族大义,他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指挥,率部参加抗日斗争活动,神出鬼没打击日军和土顽。在太康城南程楼附近,他大胆伏击从太康赶往淮阳方向的一支日军运输队,击毁日军军车一辆,缴获一批军用物资。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的提振了抗日军民的信心和勇气。此后,他们编入豫皖苏军区独立三十团,驰骋江淮大地、睢杞太根据地。安霞光的爷爷安桂岭随安淑仁南征北战,1948年他在解放扶沟县城时冲锋陷阵,不幸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安霞光从童年时就常听大人们讲爷爷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他立志长大后也要象爷爷那样,投身军旅,报效国家。中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参军入伍,来到河南省黄河岸边的三所担任警卫中央首长的任务。在这里,他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一代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阅读了大量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革命历史书籍,使精神上得到洗礼,灵魂上得到净化。他自豪地说,军人的意志,军人的决心,军人的忠诚,为他铸造了终身向党的钢筋铁骨,此生无悔当过兵!退伍后,他有幸端上了铁饭碗,在乡政府机关工作。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安霞光,骨子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对农业和家乡的情怀,改革开放的90年代,他毅然辞去安逸的公职,下海经商。在河南农业科学院专家教授的指导下,他创办了农业实业公司,研发棉花专用霞光牌“抗旱增产灵、特效枯萎灵、锌铁肥”等农业高科技产品,在豫东棉区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成为河南农业大学送科技下乡活动的农业高科技新产品。2005年、2015年,他又荣获了两项富硒叶面肥发明专利,已经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上施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乡村振兴、农业提质升级转型增加了动能。安霞光致富不忘家乡父老,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他出资给村里修了柏油路,架设了30门程控电话他在担任村主任后,又自己出钱为困难学生交学杂费,为安岗小学捐资10万元图书,建立了图书馆;为支持国家在当地建万亩高标准良田示范方项目,他出资给村里买水泥管、修下水道。赔偿群众青苗钱、树木钱。安霞光心里时刻想着战友,2012年,他又创建了河南省老战友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实行军事化管理。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也帮助战友们创业致富。  安霞光说,他作为烈士后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在县党史研究室的帮助下,辗转多地追寻先辈们的红色足迹,收集整理爷爷的历史资料,准备出一本书供后人学习。他在安家红色文化大院建起了烈士纪念碑,请了一座汉白玉毛主席雕像。准备再请人设计,重建一座红色文化牌坊,还准备挖掘一些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爱国、忠诚、亲民、善良、孝道的优良传统。      安霞光在本村建有太康县国家高标准良田。路相通、河相连、井电配套、旱能浇、涝能排。一望无际的良畴沃野,麦苗如茵,像绿色的地毯覆盖着大地,生机盎然,与鳞次栉比的楼房相映成景,赏心悦目。此时此景,我们不仅心生感叹,真如先辈们所愿,“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日子正在变为现实。老区不老,未来可期!

郑州爱心雷锋团队队长宋桂华表示,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食品健康非常重要。这种活动更有意义,既帮助了老兵,又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有必要大力推广无任何添加的富硒面粉、富硒馒头,欢迎有识之士加入。(中国老区网综合报道)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