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线,为您报道】系列报道 

让破损古籍重获“新生”

核心提示

2024年11月8日是中国第25个记者节。

这个节日,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视角,把自己当作主角,去体验热气腾腾的生活、去感受各行各业的酸甜苦辣、去书写城市发展的故事。

这次,我们换一种角度去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次,我们不仅在一线、我们就是一线;这次,让我们距离现场更近一些、让我们扣时代的脉搏更紧一些、让我们的文风更接地气儿一些……

在记者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我在一线,为您报道】系列报道,走近不同行业代表身边,去体验各行各业的工作状态。我们深信,只有在一线,新闻才更生动;只有在一线,故事才更动人;只有在一线,记者才称得上是记者。

本报记者(右)跟着古籍修复师学习古籍装帧 本报记者 周甬 摄

每天与“伤痕累累”的古籍打交道,古籍修复师让“生命垂危”的古书重获“新生”。在不少人看来,这项工作极富社会价值,但又难免有些乏味。是什么让修复师能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最初的热忱,严谨认真对待每一页古籍?近日,记者来到河南省图书馆,体验古籍修复师工作,也从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河南传习所古籍修复师陈迎身上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热爱、专注、持之以恒,是对她的注解,同时也是对我们记者职业生涯的勉励。

古籍修复工作缜密而烦琐。陈迎介绍,古籍修复首先要建档、拍照、制定修复方案,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修复工作。目前修复的古籍大多来自明清时期,它们中有的边缘破损了,有的虫洞布满书页,有的酸化严重一碰就碎,古籍修复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去修复,“整旧如旧”呈现出书籍原有的模样。

一番细致体验,我们发现古籍修复做的是“绣花”功夫。古籍修复对纸张有着堪称严苛的要求:替换的补纸颜色要与初始纸张近似且略浅,补纸纹路要与原纸张一致,补纸的厚度一般要略薄于原书页。每一页修复完整后,还需要把书页复原装订,集结成册。由于古籍修复的要求颇高,一天时间也只能修复寥寥几页。

两盏台灯、一沓补纸、一碗糨糊、一个喷水壶、一筐修补工具……这就是陈迎工作台上的所有。伏案工作,一坐便是一整天,眼睛和颈椎、腰椎都要经受很大考验。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从业15年的她坚守如初?是热爱,是对文明瑰宝的澄澈赤子之心。陈迎用行动给了我们答案。

联想自己从事的新闻行业,亦不过如此。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传统报人仍秉持着对文字的坚守,对真实的追求,不盲目追求速度,只求还原真相。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在踏入新闻行业之前,这曾是万千学子在校园接受的谆谆教诲。在范长江、邹韬奋等传统报人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新闻学子走出校园,拿起笔杆,书写着新时代的新闻理想。

回想自己的工作历程,亦不过如此。怀揣着赤诚的追求,选择了新闻行业。热忱,是我们最初选择这条道路的理由。

从业这些年,我们采访过卖花救母的癌症女孩,见证过寻子20年终团圆的感人景象,记录过发生在这个城市的暖心故事……一次次的经历变成了铅字印刷的新闻稿件,呈现在报纸上。能与社会现实同呼吸、共命运,是记者职业的责任,也是丰厚回报。

与到达现场同等重要的,还有稿件采写。如何把生动鲜活的新闻现场淋漓尽致地传达给读者,是每一个新闻人的课题。采写是一个需要极度专注的过程,梳理信息、整合脉络、斟酌字句……最终把成稿呈现在报纸上,背后需要每个编辑、记者的努力。

工作久了,难免会心生倦意。但从工作了15年的古籍修复师陈迎身上,我看到的是持之以恒坚守的力量。日复一日的严谨工作,认真专注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她也调侃称:“现在看到纸张没整理好就想弄一下,有点强迫症。”

做新闻也是这样。新闻之路上,我们需要学习探索的还有很多。新闻行业拥有着无尽的瑰宝,等待着有心人去挖掘、去探索,以崇高的敬意和满腔的热忱去开拓。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愿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最真实的信息和最鲜活的现场第一时间传递给公众,用我们的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个时代的每一个瞬间,为历史留下我们独特的印记。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泽雅 秦华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