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芯全国行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教育、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的关键。在当前芯片科技与产业发展面临卡脖子瓶颈、高质量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人才支撑的时代背景下,本着“播撒芯种子, 孵育芯人才”的宗旨,“少年中国芯工程”为青少年量身打造芯片科普、科教、科创等系统性创新教育体系,旨在为中国培养和储备新一代的产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作为“少年中国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芯科普大会@全国科普日”应运而生。在全国性的科普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金秋九月,我们选择这个收获的季节和吉祥的日子,9月22日,这场盛会来到南京、深圳、北京、成都四大城市,以青春的活力和创新的精神,为青少年播撒科技的种子,孵化创新的人才。
大会“芯”得
大会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郑耀宗、郑有炓、黄维、俞大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张学记,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李挥,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宏铭,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龚克等10余位院士以及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围绕“全民芯科普,强国芯力量”主题,四大会场通过芯片科技展示、院士专家报告、少年芯“千名专家进万校”&少年中国芯主播启动仪式、圆芯论坛、芯片DIY体验等环节,为青少年芯片科普教育注入强大动力。
主题报告
南京
《铸就新质生产力,造柔性电子强国》—黄维
《从Soc芯片研发到广域物联网应用》—陈宏铭
《芯片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少年中国芯工程汇报》—何进
《如何给芯片看病》—邹宁睦
深圳
《万物皆可量子 人人皆可量子》—俞大鹏
《网空安全的思考、实践、顿悟之定理猜想三部曲》—李挥
北京
《沙子如何炼成芯》—陈宝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强国建设》—卿素兰
《人工智能大模型到底是什么》—张成文
成都
《中国芯人物——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专业创始人毛鈞业教授的故事》—张开华
《太赫兹技术和太赫兹芯片及应用》—何明霞
《功率芯片与超结创新—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讲起》—黄海猛
科普教育在于培养“芯”趣
院士专家鼓励同学们发展对科学的兴趣,他们从自身研究经历出发,谈到我国面临的基础性科学攻克难题时,建议爱好科学的广大学子,要尽量从科技的源头、基础的学科、基础的技术出发,来解决重点难题。重要的不是你有多聪明,而是保持兴趣,然后努力去做,就一定有成果!
青少年有“芯”趣,将是打开科学之门的智慧之匙。
芯片乃数字世界之坚实基石
芯片乃数字世界之坚实基石,亦是当前突破“卡脖子”困境之关键技术,唯有通过国际之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芯片技术难题,方能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璀璨之前景。而攻克一切在于“人”,我们应该着眼战略部署,从娃娃抓起,抓紧务实创新式人才的基础教育阶段培养。
“芯”力量护航中国梦,点燃学子家国情怀
当前,中国芯片产业的人才缺口已超过30万。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何进自2018年发起“少年中国芯工程”以来,已将该项目带进全国近10个城市,近百所中小学。
学校在科创人才培育的探索过程中,以“芯”课堂、“芯”课程、“芯”课题为抓手,以红色教育为载体不断改进育人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实现对兼具家国情怀、专业底蕴的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定早期培养,让学生“知与行”并重,真正做到红色沃土播撒“芯”种子、孵育“芯”天才,为高校输送高“芯”人才、助力核“芯”技术突破及“卡脖子”问题解决、协力共筑中国梦的热切愿望。
少年芯“千名专家进万校”
少年中国芯主播*科学教育芯天使启动仪式
四大会场同时启动
会上,由北京大学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独家发起的“少年中国芯工程”千名专家进万校芯片科普项目&少年中国芯主播*科学教育芯天使项目正式启动。
少年芯“千名专家进万校”
该计划面向全国,通过建立“少年中国芯工程”1000+专家进万校芯片科普项目专家库,让专家走进中小学校园推广和普及芯片相关知识,开展科普项目,解决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社会化资源引入不多,科技界力量参与较少的问题。
少年中国芯主播*科学教育芯天使
依托专家资源和少年中国芯基地学校、示范校、特色校、合作校的广播电视台,设立专门的选拔委员会,通过公开招募、学校推荐等多种方式,选拔出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少年参与本项目。
芯科普+芯体验
芯课堂—触摸科技的脉动
北京大学深圳芯片重点实验室主任何进教授和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蔡志匡院长亲临南邮小学课堂指导学生们参与芯片DIY活动,学生们因好奇而专注,因获得而热情满满!
成都树德协进中学“红芯”科创实验班
芯片科学导师+一个少年芯实验套盒+一群有“芯”趣的青少年们铸就磅礴芯力量!
听“芯”声,做“芯”事
千名专家进万校共育“芯”少年
2024中国芯科普大会@全国科普日
活动感想
通过这次“全民芯科普,强国芯力量”科普活动让我明白了科技对生活的重要性。芯片是现代科技的根本,虽然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但中国的芯片仍与世界强国有一定差距。所以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积极参加关于科技的活动,将自身投入到国家科技当中,铭记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积极为中国芯片达到世界前列做努力。同时积极锻炼,毛泽东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
—— 李俊城
迎着阳光,我们受邀踏入了校园来参加中国芯科普大会。这次的科普大会主要讲述了芯片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历史以及应用。从毛均业教授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在了解了太赫兹后,我惊讶于其对于生活的重要;经过对集成电路和芯片发展的介绍,我了解到芯片发展的不易。通过这次科普讲座,我领悟到了科学家精神,并明白了我们需要努力学习,摆脱愚昧,自立自强,为中国未来的科技贡献力量。
——朱芷妤
“全民芯科普,强国芯力量”本次大会激发了我对未来芯片发展的无限憧憬。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们要能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奕枫
今天我来到学校,参加了“红芯”课程的学习,并听了讲座。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芯片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并对我国目前的科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对我国科技的历史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不禁感慨到研发科技的人员的研究精神的可贵。今天的演讲还激起了我对科技的兴趣,我希望以后我能参与科技研发领域,对芯片科技有更深入、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并为我国科技研究出一份力。
——刘旭松
我感受到了芯片的无穷魅力;感受到了教授,领导们对国家伟大的付出;感受到了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且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担负起责任。
——魏慧艳
今天的课程实用有趣,引人入胜。同学们都为主讲人的爱国热情所折服,暗下决心定要为中华芯片之崛起而读书。
——黄子皓
听了黄教授、何教授等科研工作者的演讲,使我对科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开拓了我对于芯片技术领域的目标与方向,明确了现在的任务是把理科学好,将来学以致用,为国家作出贡献。
——郭铭钢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的感触很深,不仅了解到了关于一些科技的知识,还知道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对于科技发展、物理进步等方面做出的重大杰出的贡献和努力。我也知道了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创新等方面需要更多的人才与技术人员,这样去以防被其他的国家有科技技术等方面的制裁和“卡脖子”。这些人的培养就需要从我们这一代的人开始,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和支撑。为建设现代化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不断的努力与进步使祖国、人民能有更美好的明天。竭尽自己所能去争取让祖国变得更加富强、和谐和美丽,有一个更辉煌的未来!用科技手段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也有更充实的思想!
——聂凡舒
芯媒体—捕捉科技之光
镜头有力量,报道有深度,传播有影响力本次大会在南京、深圳、北京、成都四地取得圆满成功,以宏大的规模、高远的格局和国际化的视野,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科技精英与创新力量,并且通过央媒体资源与地方媒体等对大会进行全方位报道,共同奏响了一曲科技强国的壮丽乐章!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教育则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关键。北京大学深圳芯片重点实验室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科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智慧教育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转自 IT国际协同创新联盟

铂媒体
铂媒体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