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刘氏中医世家传奇
刘永力(寒江独钓)
引子 族谱简序
我的老家在滑县万古镇前枣村营(又称前营)。至今,堂屋的正墙上还垂挂着一张族谱。族谱金字塔最顶端,高祖一席的名字是刘璜,清朝康熙年间名医,我们刘氏中医便是从这位高祖爷爷起家的。二世祖刘全周,三世祖刘士才,四世祖刘丙礼,五世祖刘存善(行医)、刘存玉(叉开支系为同村本家),这四代祖宗行医的具体信息不详,只知道同胞兄弟中只能有一个人从医,以免兄弟之间不睦。六世祖刘光明,家乡眼科医生,兼修武术(刘氏中医兼修武术自此开始),在村中置宅邸“刘家大院”;胞弟刘光宗,叉开支系为同村本家。七世祖刘三杰,家乡行医,眼科,成家后居“西院”;胞弟刘三修,成家后居“东院”,叉开支系为近本家。到八世祖这一代,人丁兴旺,同宗兄弟众多,继承祖业的是我爷爷的爷爷、高祖父刘思朋。抛开其他支系不提,高祖父刘思朋考虑到家族不断壮大,主张将祖传的医术开枝散叶,有能者皆可为,各凭本事吃饭。于是,膝下四子一女皆向医而学,从那以后,滑县多个地方及周边县市都有我们刘氏中医活动的身影。大曾祖父刘俊峰在滑县万古镇御驾庄行医,其子刘守性承业,但半道而废,后继乏人;二曾祖父刘云峰在长垣县佘家镇行医,上世纪五十年代受迫害含恨离世,其长子刘守本迁往滑县焦虎镇开堂坐诊并定居落户,孙子刘相坤继承祖业并发展壮大,曾孙刘胜利后来也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四曾祖父刘振峰就读开封卫校期间从军,成了一名军医,后转业回乡在滑县道口镇行医,孙子刘程远继承衣钵;我的曾祖父刘岚峰(字玉秀)排行老三,弟兄之中医名最盛,先在家乡行医,后来迁往县城道口镇开堂坐诊。曾祖父膝下三子,大祖父刘守真、祖父刘守训、三祖父刘守礼也都活跃在中医界。大祖父以儿科见长,在长垣县丁栾镇医名颇盛,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遭无端陷害,惨死于滑县监狱,其子女避难他乡;后来其女儿刘相彩的三女儿李靖学医,目前在滑县人民医院工作。三祖父是老生子,比我爹还小两岁,一直跟在曾祖父身边,最后承袭了衣钵,其四女儿刘英、儿子刘迎宾承业;我的祖父刘守训在滑县老庙镇行医,三十多岁意外身亡,撇下我的父亲刘相典和大姑小写(刘相梅)、二姑刘绣字。父亲后来跟随我曾祖父学医,传承了祖业。“东院”子孙刘守景在滑县医药公司工作,长子刘相磊接班,女儿刘素哲在安阳市卫校教学。我家弟兄三个,哥哥刘永辉从医,目前是省内外知名的中医专家,两个侄女也都在中医界(其中大侄女以针灸术见长,二侄女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读);我在教育界,虽未从医,儿子刘若愚却誓报中医药大学,志做刘氏中医传承人;弟弟刘鑫辉在金融界。二姑之子、表弟吕军立最初师从我父亲学医,后来到医学院校进修,目前在万古镇卫生院行医。
三百年来滑县刘氏中医世家之事,滑县县志自民国时期开始载录。新中国成立之初,滑县县志第三十二篇《卫生·五官科》行文中还特别提到:“新中国建立前,枣村营刘氏中医眼科较为著名……”至今,刘氏中医世家已在县志中单独修传,成为滑县中医界不可多得的一支生力军,独门医术已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寒江独钓
寒江独钓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