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在每个月底将本月的一些关于“商业管理、人生观察、创业思考”的朋友圈动态整理出来,这些碎片化文字是个人的原创观点和真实感悟,分享给广大读者朋友们。
商业管理:
1.一个朋友说他在做业务整合,说他整合了咨询、营销、培训的资源,直接面向企业收费,我说你的价值如果只是整合资源找客户注定失败。在你的产品体系里一定瞄准最宽泛的痛点人群,聚焦某一项核心业务,更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重度参与感,漏斗型业务矩阵的前两层一定要自己能把控,智力、产品、内容、渠道、流量、技术、资金,你总得有一样,所谓资源整合是最没有门槛的,且不长久的。
2.几乎所有的业务模型都在遵循着“获客—留存—变现”的逻辑,呈现出倒金字塔,各自对应不同的产品体系。获客业务意味着受众要广,交易成本和成交价格要低,传递价值;留存业务意味着黏性强、需求旺、高频次,筛选用户;变现业务意味着高利润、标准化、规模化,商业闭环。
3.现阶段想要在公域流量池(抖音、快手)打造个人IP的成本无疑是最高的,最快速有效的路径恰恰是基于微信生态(视频号、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做私域流量。你不需要做到各个平台都有影响力,只需要输出有情绪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内容,打透朋友圈,用多年来沉淀的行业人脉辅助转发、连麦造势,影响到你最想触达的那部分高质量人群,让他们付费即可,因为付费是衡量IP是否成功的最核心要素。
4.从普遍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只有5年的生命周期,衰退是必然结果。作为公司创始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战略能力,那就是在公司最繁荣的阶段,借助鼎盛的人、钱、资源创造出支撑未来5年的第二增长曲线。依此循环,打破周期宿命。
人生观察:
1.作为一名媒体人,尤其是偏向商业的文字创作者,看书充实大脑至关重要。大多数商业记者是框架填充式写作,没有灵魂,可替代性较强,迟早会被当作写作工具淘汰掉,没有商业思维才是最致命的,关键的是你要把看书、写作和赚钱这三件事融合起来。
2.每个人的时间成本都很高,最大的认可是付费,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只想白嫖的人身上,基于金钱合作所产生的契约精神远比人情更靠谱、稳固,所以付费才是撬动人脉资源最快速有效的捷径。
3.人生必须加杠杆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个“杠杆”可能是一个时代、一个趋势、一项政策、一个贵人、一张胆子、一批资金、一个机会、一份梦想、一次选择,只要抓住了其中一个杠杆就有可能成为人生的超级变量,成为命运的转折点,甚至改变原本稳定的人生排序,实现一年顶十年。
4.人的时运是有周期率的,时代的周期、行业的周期、企业的周期,三期叠加形成你现在个人的境遇,周期率的长短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心态和选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今年做的事一定要考虑到能给明年带来什么。
5.我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些事时会有个评判标准,主要考虑的是做和不做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但有些时候要考虑的不是做与不做,而是“不做会有什么损失”,即做了可能没什么好处,但不做可能会有损失,衡量的标准也就变成了如何损失最小化。尤其在商业世界里,“利害”比“对错”更重要。
创业思考:
1.大消费领域的创业机会一直都有,只需要切入细分市场,发掘特定圈层、人群和场景,开拓品类机遇、实现产品创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正如大窑饮料把自己设计成啤酒款式,只投放餐饮门店;吉列生产的电子产品很多,但最大的销售渠道是在商超门口的透明柜里;光明开创常温酸奶的全新品类,主打的莫斯利安成为行业爆品;还有元气森林的0蔗糖气泡水、小木屋的菠萝啤……
2.过往在中国创业是在向上的通道中挖掘机会,最大的机会是人口红利,到如今创业已经从“增量市场”驱动转向“存量竞争”驱动,再到出海寻找新增量。这些从本质来看是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带来的政策红利,前期主要是引进来,后期主要是走出去,也意味着开放程度越高,全球化机会越大。
3.创业就应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做人谦逊智慧不张狂,做事要高调,不仅要让身边人知道,还要借助媒体让更多人知道,放大做事的成绩。用“事”证明自己,这样你才能不断强化个人品牌,为创业成功沉淀资源和势能,降低别人对你的信任成本,这时候更要发挥媒体杠杆打破信息差,进击链接更高的圈层。
4.越是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创业者越要坚信“现金流比负债更重要”,现金流能解决眼前问题,负债是长期性非致命的。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厘清主次矛盾,长短期困难的迫切性,在很多时候都能用现金流换时间,用时间换生存空间。
5.为什么创业型公司在融资时一定要有公关思维和认知高度?举个例子,优步在早期融资时与两家投资机构谈,一家给了估值50亿美金,另一家给了估值500亿美金,他们把优步分别理解为出租车公司和移动出行公司,认知高度决定了估值天花板,换一种商业语言表达,立刻想象空间就不一样了。
财经作者陈琦
知名财经作者、资深媒体人、凤凰卫视特邀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