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新时代青年的婚育意愿,7月12日至7月14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暑期实践团开展分散实践活动,各实践队员在各自的家乡对当地青年进行访谈,倾听青年群体真实的心声,实事求是地了解他们的婚育意愿。同时还实地走访了解了家乡各地对婚育政策的实施与宣传,并制作宣传正确婚姻观的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帮助当代青年树立积极的婚育观,增强他们对国家政策的信心。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句中国人的俗语在现代社会似乎不再是定论了。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结婚登记率、连续结婚登记年龄段近几年也发生变化,“晚婚晚育”现象明显。有学者分析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受适婚年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婚率仍可能持续走低。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价值观的转变,社会包容度的提高,新时代的婚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时代婚育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婚姻模式和生育观念,而是更加注重平等、自由、个性化和多样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自我意识的提升,也与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新时代,婚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实地调研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为了应对结婚率和人口出生率的下跌,国家也进行了政策上的改进。例如实施婚姻家庭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生育保险,提高婴幼儿照顾津贴标准,建设托育机构以及帮助婚育家庭就业创业等等政策。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在此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解决年轻人婚姻、家庭、生育、就业方面的问题,提高他们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减轻青年的婚育压力,鼓励婚姻,鼓励生育,对构建婚育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访谈交流,实践队员发现当代青年的婚育意愿较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表示,“生活压力太大,不敢结婚”、“彩礼太高,结不起”、“担心婆媳矛盾影响家庭氛围”、“养育小孩成本太高,经济压力大不敢生”等等。实践队员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向他们积极地宣传国家的政策,并将他们的“恐婚恐育”的难点、痛点都记录下来,方便后续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结论建议。
实践队员表示,在当今这个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应该用更包容的心态,更尊重多元化的心态去看待这一现象。社会应多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予以年轻人更多选择空间。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