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马沂峰 通讯员 梁宝 张培


郑学坤,中牟县官渡镇郑庄村人,今年76岁。只要一提起他,村里的人都不陌生,因为好多人都去参观过他家的忠孝堂。忠孝堂是在他63岁那年开始创办,走进忠孝堂,屋内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荣誉、牌匾还有他写的家训,让人大开眼界,这些都记录了郑学坤老人一生当中对忠孝的总结和理解。他创办忠孝堂,就是为了鞭策他的子孙后代。

在他年轻时生意失败,爱人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依然不离不弃,这让郑学坤很是感动,他立志从此以后一定要争气,不能让人瞧不起。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儿子,做人一定要争气,不管做什么,都要努力上进,要听父母的话。儿子听从父亲的教导,下学后开始出去闯荡,当时在白酒行业做销售,抽空就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营销方面的知识,学习一些成功营销案例和前沿的营销方法,通过不断地学习儿子经常超额完成白酒销售任务,从销售员也升级为销售经理,公司为了鼓励他奖励了他一台汽车,郑学坤儿子为了感谢父母对自己的教导常常带领老两口出去旅游,像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无锡、上海,香港、海南夫妻俩都去过,看到儿子在自己的教导下事业做得风生水起,郑学坤感到很有成就感,屋内有不少荣誉证书都是来自儿子的,像“先进个人”“优秀经理”的证书很多,2010年公司为了对郑学坤夫妇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为公司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员工,感谢他们对儿子工作的支持、鼓励与关心,郑学坤夫妇分别被公司评为“十佳好爸爸”“十佳好妈妈”荣誉称号。2011年儿子还被评为中牟县首届“优秀农民工”。

待儿子结婚后,郑学坤开始琢磨光教育儿子不行,于是他便开始写家教、家训,为的就是让孙子在长大成人的路上拥有良好的家风,养成良好的道德基础,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每次儿子回到家,他总是告诫儿子,结婚前你们听父母的话,结了婚,就更不能让父母生气,如果你们谁惹母亲生气了,罚你们在忠孝堂跪四个小时。他的儿子、儿媳都很听话,也很懂事,也从来没有因此被罚跪。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他的孙子也是很听话懂事,从来没有跟他们吵过嘴,红过脸。郑学坤觉得他写得家教家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走进忠孝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面一个大“忠”,下面一个大“孝”。忠是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孝是孝敬父母。后来郑学坤觉得忠孝堂时间久了,怕家风家训东西有遗失,他整理后找人胶装成书,长久保存。郑学坤用创办忠孝堂以及胶装成书的方式让中华传统美德“忠孝”的家风得以延续,为这位老人点赞!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