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明教授按语】

通常被当作基础训练的楷书,其技法系统在唐代已经完全成熟,到明清甚至走向程式。如何进一步理解传统的楷法教条,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作为一段时间实验创作的阶段性成果,“楷法表现——守正创新实验书法展”今天在宁波陈振濂书学馆开幕。

3月18日上午,“楷法表现”守正创新实验书法展在江北区陈振濂书学馆开展。

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宁波文艺大师陈振濂对楷书研究实验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在书法界极具前瞻性、颠覆性的创作展览。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宁波文艺大师陈振濂在“楷法表现”守正创新实验书法展开幕式上致辞。

据了解,陈振濂不仅在书法创作、理论研究、书法教学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还长期探索尝试书法实验,推出了以魏碑为课题的“魏碑艺术化运动”、以狂草为课题的“草圣追踪”、以金文大篆为课题的“金铸墨冶”等一系列专家式书法课题学习项目,引领着新时代书法创新之路。

“楷法表现”是陈振濂针对楷书学习的一次新的思考和探索。

在当代书法界,人们普遍把楷书作为基础技法练习,而不作为创作表现。2016年,陈振濂在其书法教学实验室——颐斋书院书法教学时提出要改变“楷书是基础”的主流观念思维,树立“楷法表现”这一崭新的书法学术理念。

“楷法的‘法’是法则、客观规定,‘表现’是艺术家个体的创新。‘楷法表现’即在立足传统楷法的基础上,找到符合新时代审美观的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实现楷法表现技法从‘写字的楷书’到‘艺术的楷书’的跨越。”在“楷法表现”守正创新实验书法展开幕式上,陈振濂如是说。

此次由宁波市委宣传部指导,宁波市文联、江北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展览,共展出百余件楷书作品,由来自颐斋书院的省内外优秀书法家,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实践,不断突破自我创作而出,分为精准临摹法帖具有传统技法功底、脱离汉字结构以风格线条表达、理解法帖的自我表现、各种艺术表现等四大类型,充分体现了陈振濂书法教学“守正创新”的科学实验理念。

陈振濂给这次展览的定义除了“守正创新”,还有一个关键词——“实验”。

“书法‘科学实验’这一概念,对于大多数书法家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只有不断实验创新,新时代书法学习实践才能发展进步。经过这些年的积极尝试,可以看到我们书法家队伍的整体艺术素养在显著提升。”此次展览作者代表、颐斋书院执事会林光进介绍说。

“我们日常常用的楷书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不同风格的字有趣地组合在了一起,但又很协调,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来自浙江大学的学生肖奕帆和他的10多名同学特意赶来观展。作为书法爱好者,他看完展览后对书法艺术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些作品中既保留了楷书原有传统技法,又增加了当代人的想法和审美,对经典进行了深入挖掘和重新审视。”陈振濂表示,将此次展览引入宁波,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本地乃至全国范围内书法家的创作热情,打造出更多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作品,同时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充满新鲜感、时代感的艺术盛宴。

以此次展览为缩影,可以看到陈振濂书学馆正在成为具有宁波标识、全国影响的机构。

成立“世界图纹与印记:一带一路创作印谱”篆刻艺术创新项目实验组;与沙孟海书学院、宁波市文化馆合作“一人一艺”项目;和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在多元化领域开展合作,举办多场高规格、重量级展览……

作为江北打造新马路文化街区引进的首个名家大师艺术机构,陈振濂书学馆落成半年多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江北和宁波文化发展,积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艺术活动的集聚点和动力源,为进一步丰富宁波“书藏古今”文化品牌,对推动区域文化持续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

甬派客户端记者 黄银凤 唐严 通讯员 刘雨 孙心怡    2023-03-18

编辑:施雯

#论证会现场


🌟更多请点击:

《楷法表现”守正创新实验书法展开幕》

展览预告|"楷法表现" 守正创新实验书法展即将在陈振濂书学馆开展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