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在推动和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历史进程中,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骨干和支柱作用。  

为了农业“强”起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然而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的短板。农业要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科技是农业腾飞的隐形翅膀。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更多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基于现状,农发行河南省漯河市分行有选择地支持富含高新科技、能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金囤种业等一批新兴科技产业企业,支持企业改良农业生产能力,将农业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和产业转化步伐,大力发展育种产业,不遗余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民族种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缓解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滞后的瓶颈制约,近年来,该行大力支持豫南口岸、临颍豫资商贸、舞阳国粮仓储等仓储物流公司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同时,为支持漯河市粮食购销领域市场化收购改革,应对近年来粮食市场要求,该行积极推动“调控粮+定向销售”产销对接模式,统筹推进保障粮食安全、深化国企改革、支持企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探索运用地方调控粮贷款模式解决粮食领域历史遗留问题。2022年,漯河市选定舞阳县作为“调控粮+定向销售”新模式推广试点县,市县两级农发行积极推动,按照“合理布局、分类施策、把握节奏、闭环管理”的原则,选定舞阳县国粮公司作为承贷主体,租用辖内国有粮食企业闲置仓库进行收购存储,定向销售给漯河中粮、舞莲面粉等辖内知名粮食龙头加工骨干企业,推动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环环紧扣,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有效节省了企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

为了农民“富”起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随着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节节攀升,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考验。

漯河是全国唯一一家中国食品名城,漯河是粮食精深加工转化大市,豫中南粮食集散地,粮食收购对全市的至关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行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站在确保粮食市场供应、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把支持粮食收购尤其是夏粮收购,作为全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行之力为粮食收购提供强有力地金融支撑,确保了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落地,达到了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四满意。2021年以来,农发行漯河市分行共为16家客户企业进行评级授信,累计授信额度233.35亿元,累计投放夏粮收购贷款11.32亿元,支持收购主体收购粮食26.8万吨,有效发挥了农发行服务粮食收购的主渠道作用,为漯河食品名城备足了“动能”,服务了农民增产增收。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帮助农民增收,这是该行在信贷支农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基地与农户,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是该行支农惠农的又一扛鼎力作。多年来,该行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为切入点,大力支持粮食收储、加工、购销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形成多主体、多渠道的市场粮食收购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膨化系列食品生产、粮食收储、农产品购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然而,在20年前,该公司还只是个注册资金700万元、1000多平简易工棚生产车间,一百来号工人的“小不点儿”。自从2010年该公司与农发行漯河市分行“攀亲结缘”后,在该行雄厚的资金支持下,该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资产总额9亿元,占地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3000多人,产品种类300多个的中型骨干企业,并以其良好的经营业绩“现身说法”,吸引到40多家闽商“凤落梧桐”,投资总额逾20亿元。致富思源时刻不忘回报社会,该公司利用公司+农户和养殖户的经济模式,与临颍县王孟乡农民签订了粮食收购合同,在该乡建立了10万亩专用小麦种植基地,由联泰公司提供种子、农药、肥料、种植技术、包装运输费用、收购保证金给农户,小麦成熟时,公司按照比市场价高出20%的价格全额收购;为保证鸡蛋采购质量,主动出资扶持、帮助20家蛋鸡养殖场,由公司提供养殖技术和卫生防疫,既保证了鸡蛋的质量,又促进了养殖户的发展,实现了双赢效果。

为了农村“美”起来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难点。建设美丽新农村,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

近年来,为完成“农村必须美”的国人夙愿,该行发挥信贷杠杆作用,致力撬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该行用足用活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充分利用中长期信贷品种,积极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农村公路建设、水利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输血充电,加油助力,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笔者随客户经理来到地处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西侧的项目所在地——临颍县颍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临颍县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地负责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颍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涉及五里头安置区、岗石村安置区及配套的学校和光明路建设,两个安置区总建设用地63万平方米,总投资11.58亿元,公司自筹3.08亿元,农发行匹配建设资金8.5亿元,预计2023年完工。

项目的社会效益首先体现在土地节约上,原来这两个村占有土地1050亩,项目用地仅270亩,节约75%土地,这些节省下来的土地经整理就可进行集约经营、开发利用,土地价值倍增。其次是通过完善“五通一平”的交通、市政条件,诸如村民出行难、入厕难、吃水难、取暖难、排水难等的问题,会得到一揽子解决,村民变市民,农民变工人,既解决了城市老大难,圆了农民的“楼房梦”,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增加农民的幸福感。

据悉,几年来,农发行漯河市分行已累计支持人居环境改善和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8个,累计投放实施14.86亿元。通过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全市乡村振兴进程,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该行进一步优化了贷款品种结构和客户结构,增强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了农发行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的新的华章。

(张金合 曹鹏飞)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