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8岁自闭症男童参加夏令营走失”的消息牵动着全社会的心。8月13日晚间,大理市“8·9”搜救工作组发布了最坏的消息——“救援人员在大理镇清碧溪北侧山涧发现走失男童,已无生命体征”。悲痛之余,我们不禁追问:谁为自闭症男童走失遇难负责?孩子们的安全又该如何保障?

研学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教育与旅游相融合的新业态,在提升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与精神素养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得到了旅游者,特别是广大家庭和青少年的青睐与积极参与。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469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3000亿元。利益驱动下,众多市场主体纷纷涌入,研学机构乱象迭生:部分研学旅游产品广告宣传不实、内容质量不高、产品价格与所提供的服务不相匹配,个别产品甚至存在安全风险……一边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一边是低质的市场供给,两相对比更加凸显规范研学市场的必要与迫切。

要想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成长,安全管理是关键,人员配备务必均衡。根据今年2月份发布的《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研学旅游团队服务人员应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研学旅游指导人员、生活及后勤保障人员、安全防控人员等。然而现实中,部分研学机构出于经营成本的考量,往往会砍掉用于招募专业人才的硬支出这一项,其统一话术是“带队老师很有经验”。更有研学机构上演“专职不够,兼职来凑”的戏码,在各类社交媒体发帖寻人,且要求中并不涉及任何资格证书,“零门槛”的背后常常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这也就意味着,开头提到的可怕悲剧,很有可能重复上演。

特别强调的是,特殊儿童的出行安全需要重点关注。有业内人士指出,将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儿童放入全是陌生人的团队,前往陌生的城市,后方如果缺乏专业的心理医生,孩子的精神压力会急剧上升。出于安全考虑,不少家长也会提前向研学机构咨询相关问题。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的销售人员暗示家长瞒报,并授意“选填无精神病史”。个中风险,不免让人冷汗直冒。客观讲,接待特殊儿童需要比较高的门槛,目前国内能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也相对比较稀少。正因此,破解之道本应是研学机构提质提优,而非资质欠佳的机构滥竽充数,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生命的逝去令人心痛,沉重的教训让人警醒。当前正值暑期,研学游进入高峰期,就在不久前,文旅部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强调:“重点监测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相关包价旅游产品,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不签订旅游合同、随意转团卖团、货不对板等违法违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切实承担起应有职责,坚决守好安全防线,真正让研学游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校外教育活动。

(原题为《谁该为自闭症男童走失遇难负责》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韩静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