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科普两个知识点:
第一,明代特务机关统称厂卫。
第二,明代特务大本营则是司礼监。
卫,是锦衣卫,本是皇帝私人卫队中的贴身卫队,既然负责皇帝的人身安全,鹰犬般高度警觉和猎豹般行动敏捷当然是硬性指标。
当锦衣卫变成了秘密警察后,再加上安插在朝廷各部门的暗桩和暗线,一个特务网就形成了。
厂,最初是东厂。后来,才有西厂和内行厂。
永乐十八年八月,朱棣要迁都,迁都自然是个大工程,这个大工程中最令朱棣担心的是身家性命。
显然,锦衣卫无法保证万无一失,更何况锦衣卫若造反,皇帝连躲的地儿都没有。
于是,新的特务机关就应运而生了。
它的名字就叫东厂,与锦衣卫合并为厂卫。
东厂长官来自司礼监,由秉笔太监中的二号或三号人物担任,职务全称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就是提督东厂,内部则成为厂公或者督主。
值得注意的是,提督东厂不是太监中最具权力的人物,他在秉笔太监中排行只是老二或老三,而秉笔太监在司礼监也不过排行老三,算下来,东厂老大的头上至少还有三个超级“大佬”。
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是明代特务大本营的“三大佬”,他们对皇帝的影响远远超过厂卫,司礼监也就成了特务机关的最高指挥机关。
自然,这“三大佬”不是指三个人。
司礼监既负有批阅奏本、传宣旨意的双重重责,单凭几个大太监自然是忙不过来的,它底下有一个附属机关,专作司礼监助手,就是文书房。
据《明史·职官志三》卷七十四记载:“文书房,掌房十员,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并会极门京官及各藩所上封本。其在外之阁票,在内之搭票,一应圣谕旨意御批,俱留文书房落底簿发。”
由此可见,文书房就相当于机要秘书,“秘密”权力也是不小。
最重要的是,凡是升入司礼监的宦官,必须出自文书房。《明史·职官志三》:“凡升入司礼者,必由文书出,如外庭之詹翰也。”
文书房就等于司礼监的预备班。
司礼监掌机密大权,自然出“大老虎”。比如,大特务头子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都是司礼监太监,这些如真宰相的“大老虎”,遇到英明皇帝自然收敛,但遇到糊涂皇帝,便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而独擅国之大权。
从大本营出发,明代特务网覆盖全国。
特务机关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分驻各地,二是驻扎京师,三是临时派遣。
这三类机关,以分驻各地最为繁多,便是所谓的“镇守太监”,从朱棣时开始设立,全国各省以及各重要城镇全都设立。他们的任务表面上说是镇守地方,实际上是替皇帝侦察该地官吏军民和老百姓的。
驻扎京师最为著名,便是厂卫,所有明代特务机关只有锦衣卫不是由宦官主持,但是“厂”有权侦察“卫”,没有直接管辖之名,却又间接管辖之实。
临时派遣最为广泛,派出去的大半是宦官,监督军队的叫监军,征收赋税的叫税监……
分驻各地也好,临时派遣也罢,派出去的宦官都是从司礼监挑选派遣,以原衔兼领新职,任务完毕或是调回,仍由司礼监派赴各宦官衙门工作。
所以,司礼监就是一切宦官机关的首脑部,大本营,最高指挥机关。
[本文配图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作者简介:
刘子义,作家,编剧,创意策划人,郑州市“五个一工程”获得者。出版20余部长篇小说,创作10余部影视剧本,代表作《叱咤之城》《枪与玫瑰》《白夜密码》《青堆》等,现潜心创作“刘子义谍战悬疑世界”。
刘子义谍战悬疑世界
一个作家编剧的谍战悬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