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8月8日16时,2025年电影暑期档(含预售)总票房已突破78.58亿元,观影人次超2亿。全年大盘票房亦表现亮眼,仅用219天便跨越350亿元大关,比去年提前55天,为全年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一众影片中,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上映14天收获19亿元票房,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突破10亿大关的国产电影。
百部影片满足多元需求,《南京照相馆》带火大盘
暑期档的爆发,根基在于超百部影片构建的多样化供给生态。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128部定档影片涵盖历史、喜剧、悬疑、动画等十余种类型,精准覆盖不同年龄层和审美偏好观众。
档期内,影片表现分化明显,头部效应突出。呼应抗战胜利80周年重大主题,7月25日上映的《南京照相馆》在斩获豆瓣8.6高分的同时,登顶档期票房榜。导演申奥巧妙将宏大历史落于市井视角,聚焦七名平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生死抉择与大义坚守,引发广泛共鸣。
8月8日,《东极岛》正式登陆院线,再现1942年舟山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壮举。它与《南京照相馆》及定档9月18日的《731》,共同构成年度“抗战三部曲”,形成强大的题材聚合效应。
动画领域则撑起“合家欢”的半壁江山。截至8月8日16时,《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总票房3.9亿元,是该系列电影目前在国内最卖座的一部。《罗小黑战记2》凭借20万张手绘原画和治愈系画风持续收割年轻市场,以3.8亿元票房紧随其后。《聊斋:兰若寺》则从古典诗词与山水画中萃取美学灵感,赋予“聂小倩”这一经典IP全新的视觉生命。
脱胎于爆款动画短片《中国奇谭》的《浪浪山小妖怪》表现尤为亮眼,其以“妖怪职场生存记”为核心创意,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职场哲学巧妙融合,延续“中国动画学派”美学风格的同时注入当代活力,上映5天票房即破3亿元。
除了正在上映的影片,《山河为证》《捕风追影》《非人哉:限时玩家》《脱缰者也》等电影也定档本月,为观众带来更多观影选择。这种“供给创造需求”的市场逻辑,正是票房持续增长的核心动能。
创作理念深度升级,情感与技术双轮驱动
2025暑期档的成功,尤其是《南京照相馆》以1.2亿元中等成本撬动19亿元票房的现象级表现,其深层原因在于电影创作理念的升级:用真挚情感引发时代共鸣,以内容创新拓展叙事边界。
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发布的观众满意度调查中,《南京照相馆》以88.5的高分位居“2025年调查影片满意度TOP10”榜首。影片中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害怕、犹豫、挣扎,最终升华为守护真相、救助同胞的“平凡中的伟大”,精准击中了当代观众的精神共鸣点。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力量,成为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绝佳注解,有观众感慨,走出影院看到和平盛世的万家灯火,正是影片给予的最好“彩蛋”。
同样,《长安的荔枝》将唐代“荔枝使”的荒诞任务植入现代职场语境,主角李善德遭遇的“上班打卡”“长安早高峰”等困境,让古装故事拥有了鲜活的当下体温,让现代观众在千年前的小人物身上感受到普通人的坚持与韧性。这些影片共同摒弃了单纯追求场面刺激或类型化表达的旧有路径,转向对故事完整性、人物立体感以及与社会情绪、时代精神深度契合的探索,从而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内容创作是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技术能力的打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各种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今天,更应该通过技术革新提升影片质感、托举内容表达。以《东极岛》为例,为还原惊心动魄的海中营救,主创团队挑战华语影史最长时间水戏拍摄纪录,IMAX特制镜头更将怒海求生的震撼感推向极致,显著提升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
2025年暑期档的亮眼成绩,印证了中国电影市场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内容深度呼应时代精神、以技术创新赋能叙事表达,并依托多元丰富的优质供给精准对接观众期待,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实现从爆款驱动到生态驱动的质变。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