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当时,台湾尚且是荷兰人的殖民地,加之隔着茫茫的海峡,收复台湾的难度相当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郑成功先派出间谍,前往台湾打探情况。间谍很快就联系上郑芝龙的旧部何斌。
何斌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部下,在荷兰人占领台湾之后,被迫做了荷兰人的翻译。他虽然身在荷兰军营,却一直心向中国,对荷兰人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和残暴行为一直充满仇恨。所以,当他听说郑成功有收复台湾的志向之后,立即秘密接洽。
由于何斌有接近荷兰人的机会,所以对荷兰人的布防情况非常了解。与郑成功取得联系之后,更是处处留心收集情报。就台湾岛上荷兰军队的兵力和分布情况,以及台湾的地形地貌情况,何斌都一一绘制成图表。
1659年,何斌逃出台湾岛,将自己收集到的情报向郑成功做了详细汇报,帮助郑成功更加坚定了收复台湾的决心。
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
不久之后,又有间谍从北京传回情报说,清兵已经派出了万余部队前来剿海。这让郑成功不得不与入闽清军周旋,暂时放下进兵台湾的计划。
当然,郑成功并没有就此放弃进占台湾的计划,相反,他开始做着更加积极的准备工作。在台湾的荷兰人,也听到郑成功将要收复台湾的风声,于是派出使者携带信件,来到郑成功大营打探风声。
郑成功非常清楚荷兰人的目的,为了达成收复台湾的战略目标,郑成功使用孙子“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手法,麻痹荷兰人。
这一点完全麻痹了对手,以至于荷兰侵略者供称:“在谈话中,我方可靠的使者曾企图刺探他对鞑靼人的态度,以及在厦门大规模备战的情况。国姓爷不但是勇敢的战士,同时也是高明的政治家。”
他同样派出使者给荷兰人送去信件,佯称没有余暇“对此草莽丛生之小岛如台湾者采取敌对行动”。
另一方面,郑成功召集部下开会,激发斗志,统一思想,希望大家都能坚定决心,一举攻克台湾,获得一个安身之地。
郑成功还非常注意收集关于台湾岛和台湾海峡的气象情报。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跨海登陆作战,需要通过大量船只运送兵力,如果不能掌握海峡的水流和风向等情况,军队无法顺利靠岸,战斗就会处于下风。
与之相反,荷兰人倒是对这些情报关注不够,对海峡之上的风向和水流情况都不是非常清楚,故此他们盲目认为,郑成功的军队即使想攻占台湾,也会受到季风和海峡的阻拦,无法达成所愿。
由于驻守台湾的荷兰军队疏于防备,所以,当郑成功的队伍突然出现在海岛之上时,他们显得措手不及,很快就被分割包围。
在与荷兰军队的交战过程中,郑成功除了通过当地百姓和海上渔民收集荷军情报之外,还努力通过抓捕俘虏获得相关荷军的第一手情报。
在抓到俘虏之后,郑成功均能待之以礼,从而感召俘虏,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荷军的准确情报,然后再采取针对性措施。当时,荷军人心浮动,缺衣少粮,郑成功决定将其团团围困,而不是急于求战。
通过这种拖延战术,成功使得荷军自动放弃抵抗。就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无效抵抗之后,荷兰人只得宣布投降。这座孤悬海外的宝岛,重新回到了国人的怀抱。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刘子义谍战悬疑世界
一个作家编剧的谍战悬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