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登封市大冶镇举行重阳节爱老敬老活动。活动中,在香山湖畔的夕阳下,一位身着古装老者长长的身影随着碧波荡漾。游客好奇相询,老者抚须笑道:“这是在纪念香山居士白居易啊!”暮色渐浓,湖面泛起金辉。《琵琶行》的声韵随风飘荡,回响老人讲那千年的传奇。

老人张中义说,唐文宗太和四年秋,新任河南尹,巡查至嵩山东麓的荟萃山及洧源一带时,白居易望着冶铁作坊星罗棋布,陶窑青烟袅袅,市集上铁器相击之声不绝于耳盛状。担忧起这繁荣背后的隐忧:光秃秃的山岭像是大地的伤疤,偶尔可见滑坡留下的泥石痕迹,为获取冶炼所需的木柴,百姓不得不砍伐山林,导致水土流失。

怎么才能既要维持当地赖以生存的冶炼业,又要保护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呢?是夜,正当白居易愁思万千之际,忽见一位银须老者飘然而至,手持黑色石块投入炉中,霎时炉火熊熊。告知白居易这神奇之物名为磁炭,又称乌金宝石,乃是太阳神耗费心力提炼出的大地精华,蕴含着无与伦比的炽热能量,比寻常木材的燃力要强上数倍,并透露此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乌金宝石。次日,白居易召集工匠,依照梦中所示,前往山涧寻觅到乌黑发亮的石块。试烧之时,窑火竟比木柴旺盛数倍,烧制出的陶瓷质地坚硬、声音清脆、色泽光亮,人们纷纷赞叹其美。百姓奔走相告,将这种能燃烧的石头称为“美石”,后渐演变为“煤”。冶铁作坊不再受制于木柴短缺,陶瓷烧制温度得以提升,釉色愈发晶莹。手工业空前繁荣,商旅络绎不绝。白居易令民众以境内所产之煤代替传统木炭烧陶冶铁,促进了生产发展,在镇区设市形成集场,定名为“陶冶镇”,为纪念白居易在香湖山顶修建香山庙,祭祀不绝,后因冶铁业比制陶业规模更胜,遂改称为“大冶镇”。
目前大冶镇已形成以“煤—电—铝—超硬材料”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产业链条。在其年产值超4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南部片区内,电力、磨料、铝制品等产业正蓬勃发展,并催生了当地的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其中,水泥窑炉余热供暖、原材料烘干等绿色节能技术已落地应用。
当前,大冶镇将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核心引擎,通过政策赋能、科技突破、集群培育等多重举措,推动多行业产业升级,助力采煤业、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生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
历史的回响在这片勃勃生机的土地上久久回荡,带给世人千年感悟和启迪。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刘白 文/图
编辑:李佳露
统筹:赵青
iPhone版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