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裤子破个洞,外面修补要10块钱,社区这里5块,还能顺带调整裤脚,太贴心了!”刚取走修补衣物的居民李阿姨,对着社区便民缝补点连连称赞。这温暖的一幕,正是中岳街道汉阙路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深耕便民服务的生动缩影。

汉阙路社区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居民座谈会等多元渠道,全面收集了百余条居民反馈,并精准筛选出缝补、义诊、托管、早教、助餐、理发等高频需求,创新推出“群众点单、社区接单”服务模式,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便民服务体系,让服务真正“贴民心、接地气”。

缝补服务:从“限时”到“全天”双向奔赴

社区盘活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空间,打造专属缝补点。服务初期仅每周五、周六上午开放。随着需求激增,社区及时将服务升级为“全天开放”,既让居民随时享受“家门口的便利”,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灵活就业机会,实现服务与就业的“双向奔赴”。

义诊服务:健康档案守护居民“健康路”

持续一年多的便民义诊,是社区居民最依赖的服务项目之一。每周二,党群服务中心都会准时为居民提供基础健康检测,与常规义诊不同的是,社区特别注重健康数据的连续性——每张检测表不仅记录当周血糖、血压数值,还同步标注上周、上月历史数据,为居民建立完整健康档案。“看着表格上的数字变化,自己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不用总跑医院了。”不少老年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多元服务:全龄关怀 覆盖“一老一小”

围绕不同群体需求,社区推出多项特色服务:每周五下午的“3点半托管课堂”,由专业老师开展书法教学,既破解家长“接娃难”,又以笔墨滋养孩子文化素养;每月两次的0~3岁儿童“萌”育早教,通过趣味游戏、绘本阅读搭建科学启蒙与育儿交流平台;每月最后一个周二的老年人助餐活动,不仅提供免费可口饭菜,更让老人们在共餐中拉家常、聚温情,让“一餐饭”成为联结邻里的纽带。

如今,汉阙路社区的便民服务已成为中岳街道的“暖心标杆”,不仅解决了居民生活难题,更凝聚了社区向心力。未来,社区将继续倾听居民声音、优化服务细节,让便民服务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持续升级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记者 袁建龙 文/图


编辑:康迪
统筹:赵青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