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要轻提慢按,牡丹的花瓣才会有层次感。”每周二上午,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街道馨怡家园社区活动中心的教室里总会传来这样耐心的指导声。10月14日,一场持续了一年的老年国画课正以墨为媒,为社区老人们搭建起一座通往艺术与欢乐的桥梁。
从最初只有5位老人报名,到如今每期16个名额“秒空”,社区国画课的受欢迎程度,藏在老人们愈发精湛的画作里,更藏在他们眼角眉梢的笑意中。为了让课程贴合老年人需求,社区特意邀请了退休美术教师朱老师担任常驻讲师。课程内容从基础的握笔、调墨开始,逐步延伸到山水、花鸟、蔬果等常见题材。考虑到老人记忆力和体力特点,朱老师将复杂技法拆解成“一步一学”的小步骤,还会逐人示范、手把手纠正姿势,“咱们不追求画得多专业,只图画得开心、学得轻松。”
课堂上,老人们的认真劲儿丝毫不输年轻人。72岁的张阿姨每次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场,把上节课的作业铺在桌上反复琢磨;68岁的王叔叔原本连毛笔都没碰过,如今已经能独立完成一幅《柿柿如意》,还把作品装裱好送给了孙辈。
“以前退休后总觉得日子空落落的,现在每周就盼着上国画课。”学员刘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国画课不仅让老人们学会了一门新技能,更成了他们社交的“新阵地”——课后一起交流画技、分享生活趣事,原本互不相识的老人渐渐成了好朋友。
记者 董占卿 通讯员 白亚楠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