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商都讲坛”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何努教授带来题为《商王朝国家认同观念的考古观察》的精彩讲座。讲座结束后,何努教授接受了专访,深入阐释了从陶寺到商代早期国家认同观念的发展脉络,以及郑州商城的核心作用。以下为专访实录。
记者问: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中,您如何从考古中发现、识别和解读早期国家的认同观念?商代在这方面提供了哪些依据?
何努教授:在探源工程中,国家认同的观念主要通过考古发现的图形象征符号、礼仪用器等载体来识别。例如,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饰具有高度统一性,其分布范围与良渚政权的控制区域大致吻合,这种“神徽”如同一种文化标识,在近千年的时间里发挥了重要的文化认同作用。玉琮则体现了良渚的宇宙观,成为国家认同的载体。
到了陶寺文化,我们看到龙盘等遗存,这也是国家认同的一种表达。夏商周三代,虽然物化载体变为青铜礼器,但核心理念一脉相承。商代时,这套制度尤为完备:以酒器如觚、爵、斝等为第一方阵,炊器如鼎、鬲、甗等为第二权重,食器即盛食器如簋、豆等为第三梯队,辅以盥洗器如盆、盘等。这套青铜礼器组合及其纹饰与铭文,由商王朝中央制定,并向四方推广,用以教化地方王朝国家认同。各地方政权和民众对这套礼制的接受程度,直接反映了他们对中央王朝的认同与忠诚。
记者问:郑州商城作为早期都城,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核心作用?
何努教授:郑州商城是商代前期都城,其核心作用在于,它是国家政策、话语体系、游戏规则以及国家认同象征符号体系的制定者、诠释者、发布者和推广者。可以类比今天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它是国家的心脏和神经中枢。商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核心集中于都城(注:此处指郑州商城,历史上亦称亳都)。中央政权对于国家认同观念的制定、发布和推广,其核心首脑机关就在郑州商城,它如同人的大脑和心脏,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记者问:您提出陶寺遗址标志着从“初步中国”到商代成熟的国家认同,这个发展脉络是什么?
何努教授:这个脉络比较复杂,由多条线索和多种载体构成。其中一个比较明确的核心基础观念是“地中”概念。史前时期已萌发,陶寺时期变得明确,他们使用圭表测量夏至日影长度来判定“地中”。陶寺使用的标准可能是夏至影长一尺六寸。夏文化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念,如果河南登封王城岗是夏都阳城,其选址已符合夏至影长一尺五寸的“地中”标准(此标准在《周礼》有载,后世唐代南宫说等人实地精准测量,也验证了登封地区符合此标准)。
自夏商周起,人们普遍认为天地中心在嵩山一带,伊洛盆地是核心区域。从二里头夏都到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乃至西周的东都洛邑,都围绕这个“天地之中”铺陈。即便后来商王朝因政治环境变化迁都游离于伊洛地区以外,如偏北的殷墟,为证明其正统性,仍需借助“地中”观念,如清华简记载的“假中于河”传说,殷墟卜辞里屡见“立中”、“王立中”的记载。这套源于宇宙观正统思想的认同深入人心,它不仅通过青铜礼器“教化”推广,更源于内心对“天地之中”是沟通天地的唯一通道的认同与信仰。这个“地中”的标准,就是夏至影长一尺五寸。
记者问:您在陶寺和商代研究中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做出了关键贡献,您认为这些扎实的考古研究对于今天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何种价值?
何努教授: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揭示了时空政治文明——即古代先民对时间与空间的科学认知、技术掌控,并用以组织社会、服务民生。从陶寺开始,科技发展的目的就是造福于民,这一理念被制度化、观念化。
其次,由立表衍生出“德”的观念原型。“德”源于圭表测量中的“标杆”(表杆)。这根标杆既能制定历法(掌控时间),又能判定地中(掌控空间),成为天下人看齐的时空把控的技术准则。从立表测影,演变为都城的“路标”(十字路口标杆),指引方向、告知时间,时空意义凝结于此,人人齐看。它象征着政权应成为各方面的标杆。
“德”的最高体现是“协和万邦”。政权需要从“九族既睦”做起,和谐亲族,进而“平章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最终目标是协和万邦,从而实现家国一体。这一理念源于“天地之中”的宇宙观,政权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百姓,是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基石。从陶寺到夏商周,这套理念一脉相承,对于我们今天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具有重要价值。
教授简介:
何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主持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曾主持发掘出世界最早观象台、漆木圭表。担任“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重要课题负责人,在早期国家、文明起源、精神文化考古等领域著述丰硕,其关于陶寺遗址为“尧舜之都”、“最初中国”的研究成果,为将尧舜禹传说变为信史做出了关键贡献。
统筹:王绍禹
编辑:彭茜雅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