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前,我国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依法落实旅游市场监管责任、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全面提高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水平和增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为综合产业的综合监管提供有力保障。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覆盖面广、关联性强,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多个部门和主体的共同努力。《通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为“综合产业、综合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明确各部门职责。《通知》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了11个部门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中的职责,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指导、协调、规范、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强化联动协同,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在属地管理方面,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市场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在部门联动方面,明确了文化和旅游、通信、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税务、市场监管、体育、网信、林业和草原以及民航等部门的职责,其中,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日常协调、联络等工作。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相比,此次《通知》针对电信和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服务在旅游领域的广泛应用,将通信主管部门监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结合产业融合不断加深的现实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更加明确了体育部门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林业和草原部门对相关自然资源保护和景区防火安全等的监管职责。
其二,动员多主体力量。旅游市场监管不只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更是旅游经营者的责任,也离不开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在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职责的同时,《通知》强调,要推动各类旅游经营者践行“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依法依规经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营者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他们既是市场监管的对象,也在市场监管中负有主体责任。《通知》不仅对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和旅游经营者、景区等提出了要求,也明确了旅游包车企业和购物场所的责任。行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市场的桥梁,可以在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旅游经营者依法依规诚信经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社会公众的及时反馈、有效监督和文明旅游,也能够营造有利于旅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对此,《通知》均提出明确要求。
第二,为现代产业的现代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旅游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依赖于科学的监管理念和手段。《通知》从依法监管、智能监管、立体监管和科学监管等方面为推动旅游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是突出依法监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的执法依据是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通知》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为依法监管提供了依据。例如,在立法层面,明确提出要“健全法律规范体系”。这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也包括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的调整。在执法层面,要求“提升旅游市场执法水平”,这不仅需要构建旅游市场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创新常态化长效化执法监督方式,同时也需要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检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二是突出智能监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借助旅游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可以完成对线上线下旅游经营活动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和风险预警。为实现智能监管,《通知》强调,要充分发挥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作用,强化旅游团队信息填报和电子合同归集。开展大数据监测和风险预警,增强数字化监管效能。推进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提升平台信息服务和应急指挥能力。
三是突出立体监管。现代化的市场监管涉及全流程和多手段。《通知》一方面明确加强旅游经营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避免传统的“救火式”事后监管;另一方面从加强信用建设、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丰富监管手段。《通知》还特别强调,要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让信用成为旅游经营者的“第二身份证”。这种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导向的机制建设,对于引导行业自觉走向诚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突出科学监管。科学的监管是底线约束与引导发展的结合。近年来,随着数字科技的广泛应用、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和旅游需求的快速迭代,各种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在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方面,《通知》明确提出,“加强对旅游市场新业态、新场景的分析研判,及时研究出台针对性监管措施”,“有序开展涉及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管理和服务的标准研制”。这种包容审慎的态度和做法,既能有效防止新业态野蛮生长带来的风险,又可为其创新探索提供清晰的规则指引,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服务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为民生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旅游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志是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能够为合法经营者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通知》以“优化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改善游客消费体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从诸多方面为民生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一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市场繁荣的核心在于公平竞争。构建旅游业公平竞争环境,才能确保所有市场经营主体在同一规则体系下,依靠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产品创新和品牌信誉等核心能力进行公平竞争,而不是通过欺诈、垄断、不正当手段或政策歧视来获取竞争优势。《通知》通过着力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游客权益等突出问题,为所有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创造一个规则清晰、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保护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激励其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来赢得市场,从而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二是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消费是拉动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信心是消费的前提。《通知》中最高频的词汇之一便是“权益”,既包括游客权益,也包括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职责明确、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不仅能够增强消费信心,使游客更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也能够提振经营者的投资信心,从而为行业繁荣提供不竭源泉。
三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旅游市场监管秩序的建立与维护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加强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宣传报道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正面典型,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同时,及时阐释和解读有关监管政策措施,积极回应各界关切,并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相信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落实,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必将更好地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宋瑞)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